【大紀元9月19日訊】美國政府已為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紓困。市場似乎認為,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華盛頓互助銀行(Washington Mutual, WaMu)是接下來要由政府解救的銀行,而且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這樣的金融機構。現在,美國政府應該後退一步,要像躲避瘟疫那樣,避免進行此類營救。政府的職責是拯救金融體系,而非個別機構。迄今,美國政府已採取的措施應該夠了。
沒錯,各家銀行正經歷艱難時光。房利美和房地美造成的股東價值損失,加劇了住房市場和消費者債務敞口所帶來的虧損。作為房貸巨頭,「兩房」信用違約互換的結算可能棘手。籌集新資本也越來越難。不過,鑒於壞消息不斷曝光,這並不奇怪。
但是,3月份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所發生的那種突然失敗,似乎不太可能重演,因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決定向各投資銀行打開貼現窗口,從而保證了流動性。這正為受到重創的金融機構買到喘息時間,讓它們設法找到私營部門解決方案。這正是它們必須努力去做的。
除了提供短期流動性外,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應該做旁觀者。看不出它們如何能夠幫助雷曼這樣一家銀行,除非是注入股本。至於它們為什麼要那麼做,那就更看不出了。
不過,美國政府為房利美和房地美紓困是正確的。「兩房」癱瘓對住宅融資將是一場災難。鑒於「兩房」的規模和政府對其債務的隱含保證,若它們崩潰,的確會產生系統性後果。但美國其它金融機構就不同了。
美國官方現在需要劃清界限。只要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仍保持運行,就必須讓虛弱的機構自行淘汰出局,作為持續調整的一部分。在前幾次紓困行動中,股權持有人遭受了損失,但若有銀行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債權人也應承受損失。對商業銀行來說,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將負責善後工作。投資銀行沒有這樣的保險安排。但在提供短期流動性,應對了市場恐慌之後,在需要的情況下,必須允許發生有序的清盤。
只有當房價進一步大幅下跌,虧損達到巨額水平時,美國官方才可能不得不考慮出台財政紓困,就像日本和瑞典在20世紀90年代所做的那樣。幸運的是,從目前來看,美國金融體系遠沒有那麼糟糕。市場現在所應該企盼的最大幫助,無非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
──轉自《右派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