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前陣子失業了。上個月人事更動,新上任的上司請他回去任職,並告訴他:「過去小元說了你很多不是,還害你離職;我打算將他換下,你可以提供他的一些缺失給我。」
小林靦腆的說:「還好我心性守的很好,當下對小元同事真是有氣,可是無論如何我不能也在其背後論其長短,只有在復職後做的更好才是。」
這段期間小林特別沈默寡言,原來經歷了一段蛻變。這讓我想到過去學校讀過的〈陋室銘〉,體現了劉禹錫在艱難經歷中的高超心境。
當時因為安史之亂,唐朝形成了朋黨之爭、宦官專權的局面。劉禹錫因為參與改革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遭遇失敗後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刺史。這其中他屢遭刁難,住處也三次遭到遷移,住處面積不斷的縮小。劉禹錫卻絲毫沒有怨言,雖遭打擊卻仍然關心百姓疾苦、堅忍不拔。白居易還曾經為他的不幸命運而感歎,他沒有因此鬱鬱寡歡自怨自嘆,反倒安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遭遇憂傷。
劉禹錫兩度被貶,「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漫長的23年中,沒有自恃才氣縱橫不甘遭挫而頹喪消沉,卻在逆境中達觀自在。沒有過去的名貴花卉、有的只是平常的青苔小草;沒有了過去官場上的繁華,卻能淡泊自得於素琴佛經中。
我們笑著小林雖不是被放逐邊疆貶居異地,卻也一度失職。丟失工作的那段時間也不算短,他的心態卻能慢慢的沈澱,至完全沒有怨恨,只是希望將來能更有責任感的勇於負責與承擔。
小林回想著已經走過的這段過程,難為情的承認自己曾經一度怨恨過小元。我卻看到他爭取做好、反求諸己的心態。面對這個琳瑯滿目的社會現實,盡量的走好每一段路著實不易,在逆境中把持好更是難。聽過小林的經歷,我也告訴自己:保握好當下的念頭,讓自己擁有祥和的心境,在緩和的空間中一定會有轉機。
(如果您想跟小筱進一步連繫、交流,歡迎e-mail到g9200.g9200@msa.hinet.net)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