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巴黎家飾展 台灣竹椅脫穎而出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筱穎巴黎九日專電)二零零八巴黎家飾展今天落幕,在全場一萬多件展品中,由周育潤設計、陳高明與蘇素任編織的竹椅,獲得法國媒體記者選為二十三件最令人心動的作品之一。

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設置的「台灣創意館」更為參展廠商創造了超過上億元的業績。

獲選後,蘇素任謙虛的說,她願將榮耀歸於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與台灣工藝研究所,將喜悅與所有工藝家和設計家分享。

來自竹山的蘇素任,爸媽從事與竹林相關的工作,最後還買下了六、七甲的竹林地,從小看著爸爸編竹筍籃子,鎮日與竹為伍,她說,竹子是非常有感情的,要等待風吹,穿林打葉聲音,使得竹子的優雅飄逸更具美感。

熟悉竹材的她,碰上了喜歡竹子的陳高明,就夫唱婦隨的到海外技術團教做家具,這期間,蘇素任也在農委會的五年經濟計畫的竹編班中,玩票性質的跟著民族藝師黃塗山學習竹編。

沒想到每個星期一和四的竹編課,造就出蘇素任的得獎事業,她曾參加台灣手工藝中心的工藝之夢競賽,獲竹編入選獎。前年則得到台中市大墩美展的工藝項第二名,去年則在第一屆台灣工藝獎以竹子和瑪瑙石混合編織獲獎。

至於這次在一萬多件設計作品中雀屏中選的竹椅,則是與周育潤共同激盪出來的結果。蘇素任說,這是台灣工藝研究所讓傳統工藝轉型的計畫,希望以台灣工藝加上現代元素躍上國際舞台。周育潤設計樣式,但因他對竹材不了解,所以蘇素任還帶著他去竹林裡感覺竹子的各種特性。

因此,設計和工藝合作出的這張竹椅的特色是,國內第一次以竹管家具的工法結合表面編織亂中有序及六角穿花編的技法,概念則是由竹子本身由地表長出,再由枝幹延伸到枝葉。

蘇素任強調她是以做工藝的心情來做這張椅子,用的是台灣最有名的桂竹,必須劈過二十多次,直到拿在手上不會被割傷,且觸感質感俱佳的程度,她常做到深更半夜都還在想如何呈現美感,陳高明則在平衡上做技術性指導。

蘇素任以為,竹子是最環保的工藝材料,行話「除三去四莫留七」,就說明竹子每三四年就必須砍掉的生生不息原理,超過七年以上的竹子品質甚差,延展性也不佳。因此,處於溫室效應危機的地球人,應可以竹取代木頭為材料,畢竟,多使用竹製家具也是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由於竹子在歐洲很少,已經成為亞洲特色,蘇素任以為,台灣竹子又因地型氣候而有世界最佳的品質,因此也可形成台灣工藝的特色。這張椅子受到國外的肯定,她希望台灣設計界要躍上國際舞台的同時,也要將竹子素材推上國際舞台。

蘇素任更希望這件工藝品能轉化成商品,達到實質的經濟效益,做為基督徒的她,希望量產能解決竹山失業婦女的問題,她表示,她願意在教這些婦女做竹編的同時,也看到她們富足快樂的生活。

相關新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戶外紙傘展
涉虛假申報 美國起訴Barco制服及其中國供應商
【重播】盧比奧就俄烏和談發表講話
美資深參議員譴責兩激進組織充當中共代理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