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8月8日晚的北京奧運開幕式引起社會各界評論。在中共歪曲傳統文化營造的所謂的「大國盛世」、「和諧社會」的背後,人們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中國著名知識份子、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現任研究員、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劉軍寧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台開幕式反映當政者的思想,把自己裝扮一番,就是想要營造當政者對於「盛世」、「和諧」等的現實需求。
對於開幕式所要傳達的所謂「和」的概念,劉軍寧質疑說,「不知道這是在呼應奧運還是胡錦濤的『和諧社會』?」
開幕式中有以秦始皇兵馬俑為主題的節目,並出現「手舞紅旗的兵俑」的一幕。劉軍寧指出,「主辦者要學會如何不借用秦國的殺戮之氣表達健康和力量。體育不是戰爭」,「這台演出讓我馬上想到秦朝。可以看出,張藝謀同秦國政治有密切聯繫。」
對於有人認為奧運開幕式和中共每年搞的「春晚」、七一、十一慶祝活動同出一輒,劉軍寧表示有同感,他說,「不表達這個,那他們又能表達什麼呢?!」
劉軍寧指出,從開幕式可以看出中共把奧運政治化的思想。對於中共把國際社會敦促它改善人權的呼聲說成是把奧運政治化。劉軍寧指出,中共從來都是自己政治化,但是反對別人政治化。它的「政治化」和別人的「政治化」是不同的。
他說,「奧運有和平、開放的傳統,從古希臘以來就是自由人的運動,是公民的運動,當然都是同人權、維權等相聯繫的。」
對於當局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劉軍寧指出,就說明文革的那一套行不通了,不被大家所相信了。中共發現傳統文化有資源可以利用,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很大空間,而且是民眾所熟悉的,因此就用。
他說,當局在文革時自信能把傳統文化一棍子打死,但現在看到不僅不能打死,而且光靠黨文化行不通,同時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用處,包括傳統文化中抵禦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東西,因此它放大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因素,比如,秦國的整齊劃一、每個人都是龐大機器上的螺絲釘的那種概念。
對於中共一貫破壞中國傳統文化但又利用傳統文化的矛盾性,劉軍寧指出,他們現在認為說傳統文化比不說強,但是不是能表現出傳統文化?這是一種扭曲,這也反映中國的社會現實,中國現實就是充滿很多矛盾。
劉軍寧,安徽人,1961年生,1993年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曾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為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作為年輕一代政治學者的領軍人物,劉軍寧策劃了《公共論叢》、《民主譯叢》、《公共譯叢》、《政治思潮叢書》,著有《民主、共和、憲政》、《權力現象》和《保守主義》等著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