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今年開始,對由水陸出入境美國的所有旅客,包括美國公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人員將其資料記錄存進一個大型資料庫,收集的資料將保存15年,而且可以用於犯罪和情報調查,甚或與離婚等民事訴訟的律師、聯邦承包商或顧問等共享。這樣大規模的個人資料蒐集引起隱私權關注,可能傷及無辜。
華盛頓郵報20日報導,當出入境美國的航空旅客的資訊被長期存在資料庫時,聯邦政府已經使用邊境檢查點制度,收集所有經由水陸入境的旅客資訊,大幅擴大入境旅客的資料庫,收集的美國人資料將保存15年,而且可以用於犯罪和情報調查。
官員表示,國土安全部上個月在聯邦公報中公佈的「國界穿越資訊系統」(Border Crossing Information system)是為防禦邊境恐怖攻擊努力的一部份。這份通知張貼在政府印刷處(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的網站上。
政府下令每一個入境人士最終都要擁有可機器讀取身分文件,使得資訊收集更為可行。明年6月以前,所有經由水陸出入境的旅客將必須出示像護照這類機器可讀取的文件,或是有音頻身分晶片的駕照。
今年1月,邊境執法人員對於沒有這類文件的旅客,開始人工地將其個人資訊輸入資料庫。
這些資料不只用於決定某人是否可以進入美國。例如,當與他們的僱用或合約決定有關時,這些資訊甚至可以和駐外機構共享。
「民眾預期他們進入美國時會被檢查,政府要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入境」,公民權益團體「 民主與技術中心」( 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資深顧問納金(Greg Nojeim)表示,「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入境記錄會被政府保留15年。」
「這個資料庫某方面比觀察名單還糟糕」。他說,「觀察名單上的名字被放上至少有一些原因。但是這個新的電腦系統,每一個人受到國土安全部注意的唯一理由是合法越過邊境。這個資料收集的理論是:追蹤每一個人–以防萬一。」
在這個機制下,官員記錄從陸路、海上或航空入境的美國旅客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別、入境的日期和時間,甚至還有一張照片(如文件有照片的話)。美國對外國旅客收集同樣的資訊,不過保存更長時間75年。
聯邦公報( Federal Register)通知聲稱,這些資訊可以和聯邦、州、地方政府共享,以測試用以促進邊境安全或是認定其他違法行為的新科技和制度。
這樣大規模的個人資料蒐集引起關注,涉及隱私權, 一般認為,如果沒有適當防護措施,就從事的數據分析可能影響無辜。
出入境資訊系統將和另一個新的資料庫聯結,那是設置在州資料庫內來保存所有駕駛人個人資訊的非聯邦實體資料系統(Non-Federal Entity Data System)。不允許海關有這樣大量資訊的州,可以允許海關對於某位旅客的資訊即時諮詢他們的資料庫。
由於隱私的考量,華盛頓州今年稍早選擇了只能諮詢的方式。加拿大政府也做出相同的決定。
佛蒙特州的汽車管理部門主管表示,該州選擇允許海關使用駕駛人資訊,因為該州不能保證依照國土安全部要求的「立即回覆」時間。而該州駕駛人一開始就被告知資料與聯邦分享。
這些資訊還可能和法院或包括離婚等民事訴訟的律師、聯邦承包商或顧問等共享。然而,旅客可以要求根據他在邊境所提出的文件查詢記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