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特稿)年北京奧運將首次舉辦男女十公里馬拉松長泳項目,在二十五名參賽女子選手中,俄羅斯選手娜莉薩和美國克洛伊奪冠呼聲最高,但來自南非的娜塔莉卻最受囑目,因為失去左腳的娜塔莉今年六月資格賽中脫穎而出,同時代表南非獲選為北京奧運和北京殘障奧運游泳選手。
歷屆奧運中,游泳項目一直是南非代表隊奪取獎牌的最大希望,上屆雅典奧運中,拿到一金、三銀、二銅的南非隊,便由史庫曼、尼斯林、費恩斯和陶森四人,在男子四百公尺接力賽中,以3分13秒17成績打破世界紀錄並為南非摘下唯一的金牌。
而曾於二零零七年七月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非洲泳賽中,刷新非洲一千五百公尺女子自由式紀錄的娜塔莉,當時就是以殘障人士身分與肢體健全選手一較高下。
在此之前的南非德班、東倫敦全國泳賽中,不論是五十至一千五百公尺自由式,或者一百公尺蝶式,娜塔莉都以驚人的爆發力贏得冠軍。二零零四年雅典殘奧會上,也以五金一銀成績為南非國家游泳隊揚名立萬。
二零零一年因一場交通意外失去左腳的娜塔莉,並不因身體的缺陷而怯場,在西班牙舉行的十公里馬拉松長泳資格賽中成功過關,並且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同時參加正式和殘障奧運的選手。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的這名開普敦女孩,完成水上競賽項目中最艱難的馬拉松長泳並取得資格後,不僅跌破許多人的眼鏡,連南非奧委會主委馬希希都讚嘆,「從任何標準來看,娜塔莉的成就都是巨大的,讓南非再次受到全球矚目」。
北京奧運十公里馬拉松長泳,並不是在水立方場館舉行,而是根據國際奧會規定,在進行獨木舟、划船等項目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而比一般室內游泳競賽更講求耐力和策略的馬拉松長泳,選手在賽前,左右手腕必須戴上計時追蹤器以利計分,每位參賽選手的教練,也可在途中遞送飲水、糧食以維持體力。
為了迎接北京奧運的到來,娜塔莉每天至少游上十三到十七公里,奧運前則增加到二十公里。
當全球二十五名參賽女選手八月二十日齊聚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後,被視為南非之光的娜塔莉,能否為南非摘下獎牌?成了南非舉國上下最關切的話題,但對娜塔莉本人來說,如同國際十公里馬拉松長泳協會的標語一樣,「沒勇氣就沒榮耀,沒痛苦就沒收穫,沒冒險就沒回報」,已做好充分準備的娜塔莉,不僅南非、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