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天儀劍橋市報導)麻州劍橋市坐落在查爾斯河畔,與波士頓隔岸相對,這裡是兩所世界著名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所在地,培養了130多位的諾貝爾獎得主,是美國高等教育及學術研究的重鎮。人文彙集,劍橋市充滿多元文化的特色,而一年一度的「劍橋河畔節」(Cambridge River Festival)正是這種多元文化彙集的嘉年華。
「劍橋河畔節」由劍橋市藝術理事會主辦,始於1976年,是麻州最大的藝術慶祝活動之一,參與的遊人多達150萬。而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們更是籍此機會各展所能,從音樂﹑視覺藝術﹑舞蹈﹑講故事﹑詩歌到手工藝等,向公眾呈現豐富多采﹑有時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各類藝術。
第二十九屆「劍橋河畔節」的慶祝活動在週六14日下午舉行,當日活動主要分佈九處,分別為爵士舞台﹑家庭及兒童舞台﹑鄉村舞台﹑舞蹈表演舞台﹑戲劇舞台﹑藝術集市﹑和平繪畫﹑世界美食及社區咨詢臺等。以爵士音樂﹑拉丁樂﹑鄉村音樂及各國表演﹑舞蹈﹑藝術展﹑家庭及兒童活動﹑手工藝品展﹑藝術工作坊等,與當地居民及各地遊人分享劍橋市的多元文化。劍橋市府﹑休閑及環保部門DCR﹑哈佛大學﹑電臺89.7FM及88.9FM等參與了活動。
週六陽光燦爛而微風送爽,正是適合嘉年華的迷人夏日。在哈佛廣場與劍橋中心廣場之間,沿著查爾斯河一英里長的河畔,密密麻麻地排滿了過百的美食﹑藝術及手工藝品攤位。而Memorial Drive在該路段也特別封路,讓遊人可以在路上隨意行走或踩單車。
沿著查爾斯河畔而行,不時看見身穿道具服的卡通人物在路上與遊人打招呼,如墨西哥傳奇女郎路西亞(Lucia)﹑山林之鹿﹑巴西的森巴女郎﹑環保綠色卡通人物Izzitgreen等。除了主舞台的表演外,街角路邊亦不時有樂隊組合在表演,引來路人駐足圍觀。
攤位林林總總,除了常見的藝術品﹑工藝品﹑衣服飾物﹑兒童繪面等之外,亦有哈佛大學藝術部陶瓷計劃的工作坊,教遊人手製陶瓷,孩子們的小手沾滿泥水,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在旁邊也看得高興,走時還可以帶上孩子的親手製作陶瓷品,可謂父親節最佳禮物。而迪阿布勞(Diablo)玻璃學校也開設了手作坊,現場示範在熊熊火爐前吹制玻璃的技巧,亦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劍橋市藝術理
事會在衛克思橋旁擺設了自由創作詩歌的磁石板,讓遊人隨意用磁石板上的字組合成自己的詩歌。
來自麻州黑石鎮的波拉(Paula Sullivan)的攤位就別具一格,她與三個孩子親自以塑料汽水瓶噴油手繪各色彩魚,五彩繽紛地掛在帳篷下隨風而動,看起來就象真魚兒在海底暢游一般。波拉表示,她希望能讓孩子們了解環保概念,循環再利用塑料汽水瓶,並創作出美麗的藝術品。她表示每個兩公升裝的汽水瓶可以製作一條魚,價錢為八美元。
當日表演的團體各式各樣,有爵士音樂﹑拉丁樂﹑鄉村音樂及各國表演﹑舞蹈等。非裔舞者教遊人大跳Hip Hop舞刺激起了遊人們的舞蹈細胞,在強勁的音樂下手舞足蹈。而華人團體褚玲舞蹈學校的表演就讓人耳目一新。清秀的女孩們身穿翠綠色的衣裙﹑手持透明綠傘緩緩起舞,帶給人竹林春雨般的清新。
多元文化令「劍橋河畔節」多姿多彩,亦給劍橋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