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9日訊】住房與金融危機正促使美國醞釀對商業和經濟的新一波監管高潮。
聯邦及各州政府正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應對企業破產、房價暴跌、抵押貸款「崩潰」以及能源價格飆升。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裡根革命」(Reagan Revolution)以來,美國政府在過去25年中的許多時間內都在朝著減少干預的方向發展,但上述舉措卻向這一治國方針提出了重大挑戰。實際上,現在一些主張政府擴大干預範圍的人就是繼承了裡根政治遺產的共和黨人。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前副主席、民主黨人阿蘭-布蘭德(Alan Blinder)指出,自由放任主義和「市場自有其創造性」的觀點有其負面影響。他說,市場的確有創造性,但這種創造性有時會引向危險的歧途。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最高職位共和黨人、阿拉巴馬州參議員理查-謝爾比(Richard Shelby)指出權力正轉離市場,但他對後果感到擔憂。在他看來,這是個錯誤的方向。
輿論對此正作出回應。根據《華爾街日報》和NBC電視台週三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53%的美國人希望政府採取更多措施解決問題,42%的人持反對意見。而在12年前,反對和支持政府採取行動的受訪者比例大致為2比1。
這種轉變可能只是暫時的。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保守派經濟學家凱文-哈賽特(Kevin Hassett)表示,過去也曾出現過一個積極主動的政府時代似乎即將來臨的情況,但最後都沒有成為現實。八十年代儲蓄與貸款體系崩潰後,美國政府投入了 1,250億美元來拯救陷入困境的儲蓄與貸款機構,並廉價拋售了它們的貸款。但這並沒有導致大政府捲土重來。九十年代克林頓總統試圖創建統一醫療體系的努力最後也偃旗息鼓。
哈賽特說,批評人士暗示自由放任的經濟存在根本性問題,但這只是暗示。
即使認為政府應更加積極主動的觀點處於上風,也並不意味著航空、運輸、電信等行業數十年減少干預的成果會出現倒退。這些成果降低了整個經濟的商品與服務成本。
具體變化程度則要看明年1年究竟是誰入主白宮了。民主黨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曾談到要對富人大幅加稅以及對石油公司徵收暴利稅。而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則可能削減企業稅。
但出於對產品安全的擔心,一些重要行業正面臨著過去數十年所未見的沉重監管壓力。製藥公司正承受著來自國會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的壓力,議員們希望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加強監督,同時通過新的監管手段實行更加嚴格的安全標準並加大進口控制。
就食品行業而言,由於擔心公眾批評,食品加工商與其他企業一直在催促華盛頓加強對進口食品與配料的監管,改變這個行業通常不受干涉的慣例。儘管布什政府並不希望完全如加工商所願,但最近佛羅里達州還是宣佈將對西紅柿種植者實行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進行年檢。
住房危機的影響是推動政府擴大職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飽受打擊的金融機構需要對其採取迅速的大規模干預,而這只有Fed能夠做到。與此同時,近年來Fed在遏制通貨膨脹、限制經濟衰退程度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提高了政府機構的聲譽。這也促使政界人士試圖以此為樣板解決其他問題。
這一切都對政府積極主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這是一種更多依靠非民選官員、而不是民選議員的政府積極主義。Fed前副主席布蘭德指出,未來幾年如何區別政治與技術治國論將成為一大問題。
批評人士警告稱,權力轉向技術治國論者可能會帶來麻煩。正是肯尼迪與約翰遜政府使得越南戰爭升級,隨後輸掉了戰爭。此外,在颶風襲擊三年之後,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依然未能完全重建新奧爾良及其周邊地區。
如果Fed擴大對銀行的監管權限,該機構因其獨立性而享有的聲譽可能受損,也許還會出現利益衝突。如果經濟狀況要求Fed採取措施,例如加息以遏制通脹,那麼Fed會不會因為加息會影響到其監管的銀行而不願上調利率呢?
前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紐特-金裡奇(Newt Gingrich)指出,政府積極主義的任何洶湧來勢都注定是短暫的,因為官僚主義會犯下錯誤。他談到,一些人認為有了管理貨幣供應的能力(正如Fed所做的)就會帶來超過任何國家已有的治國能力,這種看法是非常危險的。金裡奇曾在1994年率領共和黨人佔據眾議院多數席位,當時他主張的就是小政府。
--原載:《華爾街日報》,2008-07-25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