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重拾:陀螺

人氣 13
標籤: ,

有些記憶是令人難以忘卻的,即使那逝去的年華如何的久遠,而她在你的心中仍然佔有一席的空間,長久儲藏,永遠記憶。

人是一種比較喜歡懷舊的物種之一,正因如此,人類的歷史才如此的豐富多彩與離奇,奇妙無比;有些記憶是美好的,但也有些記憶是使人痛心疾首的,然而,記憶的重拾,會使某些事情得到總結和發揚光大,或是使人少走彎路,沖出困境。可以這麼說,人類的歷史離不開人的記憶重拾。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童年,這是每個人必需的成長過程,也許你的家庭富有,也許你的家庭貧困,但在每個人心中,那童年的記憶仍然是那麼使人一回味起來就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其實在童年,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非常純真和純樸的,使之複雜化的也就是那些大人們而已,可以說童年朋友之間的不快,往往是受大人們的支使,一旦支持喪失,他(她)們才不管那些。他(她)們會聚集一起做他(她)們喜歡做的事,玩高興的事情,玩泥弄沙、採摘樹葉花朵、捉蜢捉蟲,或是走三棋、金錢棋、老虎棋、牛角棋、“趕狗落鍋”、打錢尺、踢毽、打彈弓、捉迷藏等等,在我的記憶中,最有趣的也許就是打陀螺了。

打陀螺是農村青少年最喜好的項目之一,每有空閒或是飯前飯後、放學路上,都會三五成群的集結在一起,拿出各自大小不一的木陀螺,找一塊空地來他那麼一下,直到過夠癮才慢吞吞的回家。

陀螺,它是以質地堅硬的木頭製作而成的,呈圓錐體,上大下小,大小無規定,精心製作的陀螺上面的頭部可以是圓而光滑的,下面的腳部為柱形,位於頭部的中心,腳部與地面接觸點是削得很尖的一個小錐形。玩時用繩子(依陀螺大小而制)密密繞在螺身上,然後將陀螺猛擲地上,順勢抽繩使其旋轉,陀螺轉速快時發出嗡嗡鳴叫聲,以其響聲大、旋轉久為優;另一種玩法是兩人或多人對陣,先停倒者為敗,旋轉久者為勝,敗者將陀螺打轉在地,由獲勝者以陀螺擊之,直到被擊不到且旋轉久于原獲勝者的陀螺,才轉敗為勝,重獲打擊權。

記得有一次打陀螺時,由於勝負的爭議導致了雙方的爭執,甚至於引起了打鬥,回到家父母知道後,父親不問青紅皂白地把我狠狠痛駡了一屯,並且收繳了心愛的陀螺,這之後,每每朋友玩陀螺時,只能“老老實實”地在家看書了好長時間。雖然如此,打陀螺的朋友還是偷偷的來找我出去玩,但由於找不到心愛的陀螺也只能望而卻步,偶爾在放學路上朋友玩時也讓給玩幾次,但由於長久不參與、技藝不精而慢慢的被玩友們遺忘……我也以為老爸早已把陀螺燒毀了。直到高考之後接到錄取通知書時,老爸從櫃子底下拿出收藏的陀螺,遞給我,笑顏逐開地說:“玩去吧,小子!”時,我才如夢方醒……那次我確實痛痛快快的玩了好多天,老爸也逢人便誇誇其談地大談我打陀螺有多麼的長進了……

而今,陀螺的製作是越來越精細了,什麼機械陀螺、石英陀螺都有了,打陀螺已變成一種時尚的運動,深受老人、大人和小孩的喜愛,甚至,打陀螺也發展成為運動會比賽的一個專案了。比賽場上,看到旋轉的陀螺,特別來勁,也特別開心!

是啊,旋轉的陀螺不僅能供人玩樂,也能供人比賽,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們帶來好的心情與競爭的快感,同時,它的旋轉,也給人們一種啟示,人生也是一場競爭,尤如旋轉的陀螺,在看誰轉得快、轉得久!
木陀螺是傳統陀螺中的代表,它是一種鐘形、能在地面上轉動的玩具,早期它是用堅硬的木材,如芭樂、龍眼等樹的樹幹製成的。而以往孩子們所玩的小木陀螺,也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動手削制而成,在實際製作的經驗中,孩子們可以獲得一種成就感,及一份自我創造的快樂。而現在我們所看到一些大型或特大型的木陀螺,都是用機器車制而成的,並沒有特定的規格,通常是依直徑的尺寸,來決定陀螺的大小。此外,目前製作木陀螺的材料也更廣泛的採用了相思木、紫檀、紅豆杉及白櫸木等木材,所製作出來的木陀螺無論在外觀或質感上皆各具特色,且兩個直徑相同的陀螺,有時也會因材料的不同,重量也會不一樣。

木陀螺的玩法:

  一、特小型木陀螺的玩法:用細線抽或用手擰。

  二、一般小木陀螺的玩法:

(1).抽法:

  a.水準抽法:彎身從身體的一側把陀螺向前拋出,當陀螺離手後,把手繞在手上的繩尾,迅速向後一抽,陀螺就會沿著地面,水準的旋轉前進。

  b.垂直抽法:將陀螺高舉過頭,由上往下邊抽打,這是「殺手」動作,如果不會,就無法處罰別人的「死陀螺」,且只有挨打的份,十分吃虧。

(2).玩法:

  a.分邊法:分邊法是將參加的人分為兩組,用猜拳的方式決定那一組先開始,然後各邊輪流將陀螺抽向地面上,打的好的陀螺會在地面上跳動、旋轉,打得差的陀螺,就會在地上亂滾,並不會旋轉,而躺在地上的陀螺,就成了「死陀螺」,只能任由對方劈擊宰割。當對方拿起一斧針陀螺,高舉對準向地上的「死陀螺」劈去時,被釘上的陀螺,有得會在地上不停的翻滾,有的會被切去一角,有得則可能整顆都被劈裂開來。因此,有人會要求,換掉一個小而硬的陀螺挨宰,這是被允許的規則,而通常大家也都會稱呼這個遍體鱗傷的可憐陀螺為「臭頭仔」。

  b.畫圖法:畫圖法是先在地面上,畫一個直徑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公分的圓圈,圓圈的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然後每一個人輪流往圈子裏打,以使陀螺能旋轉出來,如果陀螺一直固定在一點上旋轉,可以用繩子將它移動,如果陀螺在圈內停止旋轉了,或一抽下去就不轉動,都算「死」,要將陀螺放在小圓圈當中,任由別人處罰,而若執行處罰的陀螺也停在圈內,照樣要放在小圈圈內待罰。另外,被劈擊的陀螺如果很幸運的沒有被擊到,或被擊到但沒有解體,則有權拿起另一陀螺,用水準抽法,將那個在小圓圈裏待罰的陀螺擊出圈外。這種救法,只要看得准、手勁兒夠,通常都會成功,而且也是一件值得自豪又快樂的事。

文章來源:www.huai18.com.cn中國懷舊網

相關新聞
地震時該躲哪兒最安全
王毓麒流光靜域繪畫個展
【圖片新聞】許添盛﹕從心理層面幫助病人
集邦:7月上旬DRAM合約價持平機率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