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8年6月21日華盛頓報導)來自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聯合國的代表星期六和星期天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兩天的全球主要經濟體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的重點是: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加強能源安全,提供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美國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全球主要經濟體必須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美國還希望就長期的減排目標以及願意將各國的中期目標和計劃反映在有約束力的國際承諾上達成一致。
美國國務院負責民主和國際事務的副國務卿多布裡揚斯基表示,參加主要經濟體會議的16個國家和歐盟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80%,而且消費了全世界80%的能源,因此必須在減排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這位負責氣候問題談判的高級官員說,這些國家占全球經濟的80%,因此他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採取行動。
多布裡揚斯基說,美國希望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在今年7月舉行的峰會上發表強有力的聲明。這次峰會將於7月7號到9號在日本北海道舉行八國集團高峰會議的間隙舉行。這位官員還表示,美國尤其希望各國領導人能夠就一個共同的減排目標達成協議,同時明確表示願意將中期國家減排目標和計劃反映在有約束力的國際承諾中。
*棘手的難題*
多布裡揚斯基副國務卿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美國應該在減排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以與其經濟地位相適應。不過她說,具體的減排目標還有待確定。
她還強調,不會要求各主要新興經濟體像主要發達國家一樣迅速和大幅度的減排。
不過這位官員同時也表示,只有在中國和印度這些經濟體採取了與其經濟實力相當的減排行動之後,美國才會同意做出有約束力的減排。
中國和印度則表示,他們沒有理由承諾參與解決一個不是由他們引起的問題。
華盛頓智囊機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總裁馬秀絲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尤其是美中之間這種互相以對方採取行動作為自己採取措施的前提條件的做法稱之為“自殺性的合約”。
*錢德瑞:分兩步走*
該機構長期研究氣候變化問題的資深研究員錢德瑞表示,這的確是一個很費解的難題。他認為,這個難題的解決辦法仍然是雙方之間的合作。他提出了一個分兩步走的建議。
他說:“我認為,在這個分兩步走的過程中,第二步比第一步要更為關鍵。第一步是確定雙方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就減排目標達成一致。而最要緊的是在實地上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我認為,制訂出具體的項目、標準、實施項目的資金來源和展開研究工作,以及儘快的得出實際的進展,將會有助於解決這個難題。所以,在我看來,雙方就具體的項目儘快的展開合作以及取得進展是關鍵。”
*艾默特:必須合作*
英國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的前總編艾默特雖然對這些主要經濟體是否能夠在能源安全方面進行合作持懷疑態度,但是他認為,他們能夠而且必須在環境問題上進行合作。
他說:“我認為,環境絕對是一個他們需要合作的領域。至少,他們應該進行共同的分析,導致相互之間對各自採取的措施有一定信任,這些措施也會證明他們自己採取的措施是對的。”
屬於主要經濟體集團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韓國、南非和英國,以及歐盟。聯合國也是這個論壇的觀察員。主要經濟體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會議是布什總統在2007年5月提出的一個倡議,目的是發展出一個後京都議定書的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框架。這個主要經濟體會議目前已經召開了三次。
*分析人士:難達成一致*
下個月將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和主要經濟體峰會是為了給國際氣候談判注入新的活力。這一談判本來是定在明年12月在哥本哈根結束,就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的國際協議達成一致。但是這個月初透露出來的有關這兩次會議聲明的草案顯示,華盛頓和歐盟在減排目標和時間表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分析人士注意到,鑒於八國集團去年在通過一個措辭強烈的氣候問題的聲明上所經歷的困難,由16個國家和歐盟參加的主要經濟體會議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將更為困難。
八國集團希望將去年達成的在2050年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的協議正式化。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需要在今後10到15年的時間裏達到最高峰,然後以加速度減少。但是這兩個建議都遭到美國的拒絕。
據路透社報導,參與會談的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能在既定的時間表內達到最高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