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黃菜是一道比較出名的東北菜,在我老家哈爾濱那面,不少飯店都有,味道好且不貴。這道菜也是一道傳統的清真菜,作好也不太容易。
可雞蛋作菜為什麼叫黃菜呢?我查了一下,《清稗類抄》云:”北人罵人之辭,輒有蛋字,曰渾蛋,曰吵蛋,曰倒蛋,曰黃巴(王八)蛋,故於餚饌之蛋字,輒避之。雞蛋曰雞子兒,皮蛋曰松花,炒蛋曰攤黃菜」。因該菜需過油且入口酥香,則曰酥黃菜。現將作法寫出,與眾位朋友分享!!。
主料:雞蛋兩個、澱粉;
配料:糖;
1、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將三小杓澱粉加入等量的水調勻,再加入蛋液中;鍋中放少許油,不要多保證蛋皮不粘鍋就行,在鍋不熱時將蛋液倒入鍋中,煎成蛋餅,不要太薄,3-5mmm即可。
2、蛋皮切成菱形塊後,鍋中放入油,燒至九成熱,分批下鍋炸。待蛋皮鼓起變色用漏杓撈出,全部炸完後,待油熱後再炸一次,這樣表面會很脆。
3、接下來就與作拔絲菜的過程一樣了,在出鍋前撒點芝麻,裝盤即可;
4、看,效果不錯吧?
注意事項:
1、 蛋皮不能太薄,這樣菜品炸出來不夠豐滿;
2、 盤子裡抹一層熟油,以防止粘盤子;或墊一層生菜葉,這樣會更美觀。
(來源:搜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