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功成編譯)當每17年出現一次的蟬在13個州發出刺耳、嗡嗡的叫聲時,昆蟲學家提醒人們,那急促的噪聲實際上是昆蟲的情歌。
田納西大學那什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Extension in Nashville)的的弗蘭克‧黑爾博士(Dr. Frank Hale)說:「那是男士合唱團向女士示愛。」現在出現的是第14種蟬,它在從喬治亞到馬薩諸塞的13個州出現。週期性的蟬是美國東部闊葉林的獨特現象。
蟬的聲音是從它們腹部二片像鼓一樣的膜發出的,人們覺得它很刺耳、嘈雜和討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昆蟲學家格雷戈‧胡佛(Greg Hoover)說,仔細聽,你會聽到不同的歌聲,因為這第14種蟬還有三個變種。 胡佛說:「比較常見的一類發出的聲音就像我們發『Pharaoh』的音,並把尾音拉長,另一種發出的聲音像一連串的滴答聲和嗡嗡聲,還有一種聽起來像灑水車的聲音。」
胡佛說,雌性蟬對追求的反應很微妙。輕拍羽翼表示雌性可以交配了。
除了噪音之外,人們還會被這一寸半長的紅眼昆蟲(除了罕見的白眼昆蟲)侵擾,它們笨拙的飛行,以及它們傾向於假設任何直立的東西都是著陸點。但他保證說,即使它們落在你身上,它們也不會咬或螫。
週期性的蟬有時被人們稱做「蝗蟲(locusts)」,它們是北美特有的。
胡佛解釋說,(美國)殖民者以為他們看到的是蝗蟲災害。但蝗蟲更像螞蚱,吃草和莊稼。 蟬從樹中吸允營養,但通常不造成損害。
蟬的生命很短暫。成蟲從地裡生出來、唱歌、交配、死亡,總共才幾個星期。當蛹在樹枝上孵化,隨後掉到地上,然後鑽入地下,新的週期就開始了。在隨後的17年裡,它們將以樹根為生。
這一切究竟是為甚麼﹖黑爾說:「大自然的最終目的就是再生。」
鑽入地下也能保護蛹免受捕食。纖弱的小樹的確可以被蟬損害,但這種昆蟲也有對大自然有益的一面。黑爾說,他們從地裡湧出時造成的小洞使樹根附近的土壤通風。成千上萬的腐爛的蟬的屍體能提供氮及其它養份,這些養份將被雨水順著小洞沖到樹根。
對於鳥和其他小動物來說,蟬的出現是美味佳餚。但不管捕食動物吃掉多少,蟬終將勝出。黑爾說,它們的戰略是以數量取勝,多得令人震驚和恐懼的。
蟬是群居昆蟲。雄性聚到一起唱歌,雌性被聲音吸引來。由於聚合的傾向,兩種性別的昆蟲都會被嘈雜的機器吸引,比如割草機和農用拖拉機。
第14種蟬預計至少在以下這些州的部份地區出現﹕喬治亞、肯塔基、印第安納、麻薩諸塞、馬里蘭、北卡羅來納、新澤西、紐約、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田納西、維吉尼亞和西維吉尼亞州。
胡佛說他接到越來越多的賓夕法尼亞州人們打來的電話,報告發現蟬準備從地裡出來時在潮濕的地面鼓起的包。
這位昆蟲學家也是賓州州立大學飛魚俱樂部的教工顧問。他說釣魚的人準備用類似蟬的假蟲餌釣鱒魚,估計會收穫頗豐。
有些人也許覺得蟬很煩人,但黑爾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說,對昆蟲學家來說這是最佳時刻,他解釋說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人們可以看到不常見的東西。
今年沒抓住機會的人只好等到2025年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