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重返哈佛談詩詞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15日訊】(大紀元王茱麗劍橋市報導)5月10日上午哈佛東亞系、中國文化工作坊和北美作協特別邀請詩詞名家葉嘉瑩教授在燕京圖書館聚會廳主講「西方文論與傳統詞學」。慕名而來的聽眾超過百人,原場地無法容納﹐主辦方只好請開場白道出一半的葉教授暫停﹐然後移師至大講堂﹐可見盛況熱烈。

葉嘉瑩開場提及南宋一位詞人說「20年重到南樓」,而她是「40年重返哈佛」。哈佛令她無限留戀的不僅是秋天的楓紅,冬天樹上的白雪﹐而哈佛寶貴豐盛的書籍,是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更令人流連忘返,不知時間的推移。她自言已80多歲了,前些時不慎將上肩跌斷,接上金屬,怕過海關不易,就久沒來了。

葉嘉瑩強調她本人是個非常傳統的,自謙對於西方文論所知不多,希望此次可以向學者們請益。而就傳統詞學,她先闡明詩與詞的不同。詩從最早的詩經或叫詩歌的總集上提到,詩是言志的,也是傳達內心的情志。葉嘉瑩說詩是言志或言情,兩種情況都有。例如孔子,杜甫,李太白,不論他們在仕或隱居﹐都具有任重道遠,修身治國,志在恢宏天下正道。

詞,就是配合音樂而歌唱的,是在隋唐興起的一種雅樂,為慶典儀式而用。而魏晉時有清新的音樂,還有佛曲等合成一種燕樂,配合燕樂的歌就是詞,像流形歌曲。例如有花間語,於晚清時在敦煌被發覺的,這種美女愛情的作品引起傳統士大夫很大的困惑。

葉嘉瑩舉出北宋的李之儀等人的論說,對一首好詞的演繹:長短句(詞)於遣詞中最為困難﹐因為(一)它要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要給人有無限,或多方面的想像空間;(二)借花卉以發騷人墨客之豪,托閨怨以寫放臣逐子之感﹔(三)善言詞者,假閨房兒女之言,通之於「離騷」 變雅之意。

葉嘉瑩舉出例句如陳曾壽的「浣溪沙」,溫庭筠的「菩薩蠻」等多首,由她逐字吟唱並解說其歷史背景,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古代詞人的不得志、被誤解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其實這些傷春小詞,如果不用赤裸裸的描述,而是如王國維所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葉嘉瑩教授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其一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研究、及創作,對學界影響深刻。葉教授早期於台灣各大學任教。1966年起,至密西根大學、哈佛講學,後來定居加拿大。1990年捐獻出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元,在南開設「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以鼓勵、培養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優秀人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應大古典詩詞展演 體驗古代貴族休閒娛樂
央視出醜  古裝戲裡有毛澤東詩詞
弘揚書道  國父紀念館連勝彥七十回顧展
千古傳誦詩詞  文學與音樂之旅明新莊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