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漲 稻農收益增加一成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據中廣新聞張雅惠報導)國際間出現缺糧危機,我國稻米幾乎是自給自足,相對不受影響。不過,農委會提高稻農種植的誘因,把「保價收購」價格,從每公斤二十一元、提高到二十三元,民間糧商的收購價也將水漲船高,農民收益可望增加一成。

國內一年大約消耗一百三十二萬公噸的稻米,其中一成是進口,九成是國產,大約一百一十八萬公噸。這一波國際糧食危機雖然相對不受影響,但農委會仍然提高「保價收購」價格,增加農民種植稻作的誘因。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游勝峰說,每公斤從二十一元拉高到二十三元,民間糧商勢必跟進,農民才願意把稻米賣給糧商,稻農平均收益可望增加一成。

「我們現在推估,政府保價收購增加兩元,市場也會增加兩元去收,我們估計,今年市場的價格,應該要高於二十元去收」

農委會指出,其實國際糧價大漲,一期稻作的種植面積已經增加一千六百多公頃,不過,只占全國一期稻作面積十五萬多公頃的百分之一,不致於讓總產量暴增,進而穀賤傷農。農委會預估,合計十月份的二期稻作,全年稻米種植面積二十六萬六千公頃,足夠維持國內糧食安全。

相關新聞
朝鮮政府籲拔電視機插頭以省電 民眾唱反調
Costco有哪些新品上架?11款最值得買
游泳時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看看專家怎麼說
喝水的瓶子和杯子是細菌溫床 你清洗對了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