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訊】早期在美國求學的留學生都知道,由於當時金錢物質來之不易,舊的日常生活用品自然而然的就成為求學生活的一部分。記得住在洛杉磯期間,看了報紙廣告,用了八塊美金向一位美國老太太買了一隻舊的咖啡桌(新的可能要一百美金),由於人生地不熟且尚未有車子,我和內人只好走了一公里左右,一路將它抬回去。
在這段唸書期間,最喜歡先挑舊的教科書買,除了每本可以便宜幾塊美金外,有時這些舊書還會有不錯的重點提劃或筆記,對於唸文法科系的台灣留學生而言,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成長過程。到了要畢業離開時,我們夫妻倆就將所住地方的的大部分日常用品,送的或便宜的賣給其他台灣來的留學生,車子則是賣給了一對大陸來的年輕夫婦,剩下的書等就運回台灣。
當父母的都知道,小孩的衣服或玩具,哥哥姐姐穿過的由弟弟妹妹接著穿,弟弟妹妹穿不下後,再由其他親戚朋友較小的孩子接著穿,除了物盡其用,大大小小的所有這些人也都感到很快樂。
年紀稍長之後,每個月有固定的工作收入與支出,近十年來日常所必需的車子都是向熟識的朋友購買其舊車,價格除了比新車便宜很多外,舊車的品質也有保障。有時想想,自己每個月或每年能夠動用的錢就是這麼多,能夠省下買新車(及全險)的錢,生活中無形中就等於多了一大筆錢,如果可以將這些多餘的錢用在人生其他更有意義的項目上,豈不是更好,而且自己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得到提升。@*(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