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手自帶食物參賽北京奧運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編譯報導)美國奧委會因擔心中國食品不安全,決定在參加北京奧運時為運動員從美國攜帶食品到中國,以期運動員在場上有最佳表現。

紐約時報2月9日報導,去年當美國奧委會(USOC)承辦食物籌備的普利歐(Frank Puleo)到中國超市考察時,發現一塊雞胸肉大得嚇人,約有14英吋厚,普利歐說:「這塊肉足夠給一個八口人之家分食」。

普利歐稱:「我們買下來檢驗,發現這塊雞胸肉充滿了類固醇,因此不能給運動員食用,若吃下去在藥檢中肯定會呈陽性反應。」

美國奧委會在準備參加北京夏季奧運會的六百多人美國奧運代表團的食物時,關注到這些含類固醇的雞肉,近年來,中國食品不斷被發現遭殺蟲劑污染或施打違法抗生素等,且藥物含量遠超過美國允許的標準,致使美國奧委會對中國食品可能引起疾病感到憂慮。

為了解決這類由食品引發的危險,美國奧委會因而與凱洛格(Kellogg’s)、泰森(Tyson)等食品贊助商合作,要求他們在奧運開幕前兩個月運送2.5萬磅的高蛋白瘦肉至中國,但會聘用當地供應商和進口商,以確保比賽期間其他食物及烹調設備的安全。

這批食物將被送到離奧林匹克場地約20分鐘、北京師範大學的美國奧委會培訓中心,並符合美國奧委會的要求,更加註重營養。這是美國首次為運動員用自己的設施提供一日三餐。

這類指定食物目前已在科羅拉多、加州和紐約三個美國奧運訓練場地提供給運動員食用,以避免誤食任何含有禁藥的食品。在世界禁藥組織(World Anti-Doping Agency)條例中,運動員必須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美國奧委會執行總廚雅克.漢密爾頓(Jacque Hamilton)負責此次飲食菜單,她已諮詢了營養師及法國廚師,並修改了超過1,500份食譜,準備提供給在北京的美國奧委會培訓中心約700人的餐飲。許多國家沒有足夠的資源在北京設培訓中心,但他們也選擇自己的食物。

漢密爾頓女士提供低鈉、低脂及消除反式脂肪,即使是通心面、奶酪和大米布丁這樣高熱量的菜餚,同時還保持原味。在讓運動員就餐之前,大多數食譜必須通過漢密爾頓親自品嚐檢驗。

在三月訪問北京時,漢密爾頓女士將開始規劃菜單,但迄今為止,他們預計進口的大部份海產品來自日本,很多水果來自澳大利亞。她預計七月中旬到達北京,開始熟悉新廚房並與中國助手見面。屆時,很多原有廚具將被拆掉,換成美國運送過去的烤箱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運會選手 讚美晚會中法輪功內容
北京奧組委遭起訴
英國對奧運會選手的要求招致批評
英奧委禁言令挨批 態度開始軟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