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藝平:一個比百萬軍隊強悍的女人

劉水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12月24日訊】只因滿懷期許,因此才有失望。也因為稀缺,失望才來得如此直接猛烈。失望的源泉,不是南方週末不想做得更好,全在於反覆無常的瘋子敲骨吸髓地清洗。

我們知道,許多人尚不知道,這個新聞見不得陽光。南方週末靈魂人物江藝平,再遭整肅。據未公開的消息證實,她的轉職與手下在海外發表「西藏問題」文章有關。保留原南方傳媒集團副總編職位,撤銷兼任的南方都市報總編,轉而主管南方日報集團子報南方農村報。她設想主辦的傳媒研究所也沒了下文。

江藝平1956年出生,1982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1995年秋,江藝平被任命為社委,由於社委會分工的緣故,與任南周主編的左方先生等人一起為《南方週末》工作。1996年~2000年,江藝平任南方週末主編。這是屬於江藝平的時代,南方週末也因此達到巔峰時刻。後遭整肅卸職。

當時的《南方週末》以敢於批評社會腐敗現象,經常發表一些很有深度的調查報道而在業內聲譽雀起,被中宣部視為「自由主義思潮陣地」,其稿件時常遭中宣部審查媒體內容的「閱評小組」點名批評。

第二次遭權力整肅是在2003年,也是來自北京高層的壓力。江藝平時任南方報業集團分管《21世紀環球報道》的社委。2003年3月13日,正常出版的《21世紀環球報道》突遭停刊,據稱報紙遭中宣部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停刊,緣於該報發表的敏感文章《李銳訪談》,談及政治體制改革禁區。

2008年12月3日,江藝平突遭剝奪權力,是第三次被整肅。據稱與今年四月底發生的南都週刊副總編長平(本名張平),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新聞網以「特約撰稿人」名義發表《西藏:真相與民族主義情緒》一文有關。

這是一個比百萬軍隊強悍千萬倍的女人。儘管她是那麼柔弱、低調、平和、卻讓權力者一再膽顫心驚。她在踐行中國新聞自由理想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讓人感動、崇敬。

一個核心人物的離去,儘管仍在同一座大院,一座大樓辦公。但是,從此距離南方週末咫尺天涯。這個距離不是時空意義上的,也不是地理意義上的,而是制度意義上的。

倘若這個國家還有憲法賦予的新聞自由,哪怕還有一絲良知的話,一個人的離去,不會造就一家媒體倏然變臉。

打開最近兩期的南方週末,不瞞大家,我心痛付出的六塊錢。權且把南方週末當做燒紙點燃,一路北伐,照亮北京,照亮新聞自由。

其實,這個國家一直就是強人的天下。一個政治強人的離開,可以讓國家掉色變臉。但是,一份媒體因為一個靈魂的離去,在刺刀下被強制毀容。

這不僅是南方週末的傷痛,而是廣東乃至整個中國的悲哀。雖然我對南方週末充滿十萬分的理解和同情。但我非常清楚,我的同情一文不值,跟被施加的恥辱並無區別。

兩期內容,猶可見南方週末記者的人心渙散。拼湊、借用現有資料,沒有獨家視角、現場感和當下感,淪為資料大彙編。內容的沉悶,如同官方對30年成就的敷衍。南方週末對30年改革的總結,便成為60年來的無聲抗議和悼詞。

本來就是如此,30年跟誰都沒關係,除了官方宣傳需要。誰愛吆喝「胡哥加油」、「小平您好」,儘管自己吆喝去。

南方週末一直是中國大陸新聞開放度的晴雨表。近10年來,我在這裏結識許多朋友。也曾知道每隔三五年,這裏就會發生集體罷工抗議新聞壓制、甚至不惜集體辭職抗議事件,記者被監聽、跟蹤,更是家常便飯。但是一次次整肅和清洗,讓南方週末元氣大傷。江藝平的離去,終於讓南方週末受到重大內傷。

曾寫過多篇有關南方週末的文章,在每次發生整肅的時候。因為,十數年來它曾帶給我真實的感動和教益。我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一個個快意閱讀的夜晚,可以為我、為數百萬讀者作證。

雖然我曾是南方日報旗下南方都市報的一員,不全是因為同行同事的緣故。如果說尚有些微新聞人自豪的話,不是因為我做過多麼優秀的報道,而是南方新聞品牌給予的。

我們都是被封堵嘴巴的奴隸,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如果把南方週末當作奴隸的宣言書,那麼,今天,在南方溫潤的冬天,南方週末終於在權力的圍剿下,裹著白雪般的喪衣,支離破碎,飄零散落,倒臥在地。

在威權制度背景下,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倒下,是早到的,還是遲到的。

北京該滿意了。

南方週末再遭整肅表明,中國新聞媒體的嚴冬確實到來了。

汪洋的思想解放口號,跟這兩期南方週末一樣空洞、蒼白。

記住江藝平曾經為南方週末撰寫的新年獻詞《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它曾經打動無數人心靈: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當你面對蒙冤無助的弱者,當你面對專橫跋扈的惡人,當你面對足以影響人們一生的社會不公,你就明白正義需要多少代價,正義需要多少勇氣。」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文字永遠不會倒下、蒼老。權力懼怕它們。

江藝平的同事說:「《南方週末》引領讀報潮流的一個時代即將終結了,這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慶幸和悲哀的,但是我們成熟了,這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我尊重江藝平和那個屬於她的讀報時代。」

寒冬已然來臨。不光是經濟蕭條意義上的寒冬。思想新聞寒冬更加可怕。航渡在哪裏?威權在禪讓中延續,政治文明、新聞自由也在前赴後繼中艱難推進,我們注定是犧牲的一代。
————————–
原載《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水:毒奶釋放出制度的毒性
劉水:經濟危機下的「隴南事變」
劉水:經濟危機背景下的隴南民變
中共開始新一輪「嚴打」媒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