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2日訊】廣州首批2145套經濟適用房975戶已經認購,221戶獲得《配售通知》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選擇棄購。從23日開始,剩下的1170套經適房將公開向具備購買經濟適用住房資格的申請家庭銷售。
據東方網報導,統計數據顯示30萬元以下、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最受歡迎。逾6成的申請家庭認購了價格在30萬元以下的房屋;認購70平方米以下面積房屋的申請家庭占總認購數量的56.21%。
廣州房價為年收入的10.2倍
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副主任黃信敬近日表示,按照國際的通行慣例,一個城市的平均房價應該是該城市(居民)年均收入的4至6倍,但廣州的平均房價則是平均年收入的10.2倍。
對於房價是否合理的問題,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計算模式,就是要看這個地方或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是多少,「房價收入比」是指一個地方每戶居民的平均房價與每戶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之比。聯合國人居中心得出的「合理的住房價格」的房價收入比為3至6倍,世界銀行專家的說法為4至6倍。
根據廣州市場調查,住民困難居名代表表示,目前的經濟適用房價格仍然偏高,並指出有關部門應該公開經濟適用房成本。代表們表示,經濟適用房均價4000元左右太貴了,3000元還差不多。
全國人大代表曾慶洪說,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應該由政府投資,而不應該計入經濟適用住房的成本當中,導致成本提高而增加購房者壓力。
棄購原因多
廣州此次推出的經濟適用房銷售並不火爆,有代表認為與房價高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經適房認購中有221戶選擇棄購。棄購的原因不一,有一種是希望有更好的選擇;另一種是被優先順序的人先認購;剩下的就是戶型偏大或存量房結構老化而被棄購,如2006年開工的金沙洲、聚德花苑和澤德花苑,戶型超過70平方米以上,又如育龍居、雲泉居和麗康居的公有住房的剩餘存量房,都建於90年代末。
廣州市從11月26日起推出2145套經濟適用住房,公開向符合申購條件家庭銷售,符合購買首批經濟適用房的家庭共有3648戶。受到商品房價格下降的影響,首批推出的經濟適用房僅有7成獲得意向登記。其中,認購情況最冷的為金沙洲項目,房源戶型過大,總價過高,僅728戶家庭登記,約為該項目推售量的50%。
另一方面,廣州、深圳等地限價房價格在下探的房市遭遇尷尬,成屋交屋時買主屢屢發現,限價房價格高於普通商品住宅價格,這已不是個別現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