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1月2日,2008賽季F1大獎賽落下帷幕。豐田車手格洛克在離比賽僅剩下兩個彎角時被邁凱輪(McLaren)車手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超越,「幫助」英國小將獲得巴西站第五名,從而成全了漢密爾頓的F1總冠軍夢想,這也是邁凱輪車隊自1999年以來獲得的首個車手世界冠軍。法拉利(Ferrari)車手馬薩(Felipe Massa)以一分之差獲得亞軍,法拉利另一位車手萊科寧得車手季軍。法拉利以172分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
整個賽季最後一圈比賽決定冠軍歸屬
在F1收官站──巴西大獎賽上,總冠軍將在漢密爾頓和馬薩中產生。漢密爾頓個人成績積94分,領先馬薩7分。本場比賽,無論馬薩取得怎樣的成績,只要漢密爾頓的名次不比馬薩差出7分以上,就能加冕年度總冠軍。也就是說,一個第五名,就足以讓漢密爾頓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車手總冠軍。
本場比賽,在進行到倒數第二圈的最後一彎時,紅牛二隊德國車手維泰爾超越了漢密爾頓,排名升至第5, 漢密爾頓下滑至第6位。比賽還剩最後一圈,2008賽季的總冠軍即將誕生。這時,桿位發車的法拉利車手馬薩,從頭到尾領跑正在向終點衝刺。
不過沒過終點,比賽就沒有結束。接下來,馬薩率先沖線奪冠,他高舉起拳頭,整個巴西主場沸騰了,馬薩的家人也激動的抱在了一起。可是隨後,也許是本賽季最為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原本處於第四的豐田車手格洛克,被維泰爾和漢密爾頓追上,並在最後一個彎道被兩車同時超越。這時距離比賽結束還剩下十秒,漢密爾頓重新升至第五位,在馬薩、阿隆索、萊科寧和維泰爾之後通過了終點線。這個第五名意味著漢密爾頓成為了世界冠軍。
在漢密爾頓沖線的那一刻,兩家車隊的氣氛瞬間顛倒了過來,原本沉默的人們開始狂歡,原本狂喜的人們開始哭泣。23歲的漢密爾頓以98分力壓97分的馬薩成為了F1世界冠軍,並且是歷史上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而這一切,僅僅由整個賽季的最後一圈比賽所決定。
漢密爾頓賽後承認,當他衝過終點線時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獲得世界冠軍。「我在無線電中高喊,『我奪冠了嗎?我奪冠了嗎?』直到我衝過終點線、進入一號彎時,車隊才告訴我我是世界冠軍。」
法拉利和邁凱輪之爭仍是賽道主旋律
本賽季,法拉利和邁凱輪之間的爭奪仍然是賽道上的主旋律。法拉利前半段聲勢逼人,邁凱輪後半程步步緊逼。
從賽車實力上來看,很難比較法拉利與邁凱輪整個賽季的總體強弱。在進入下半週期之後,邁凱輪MP4-23賽車回到歐洲後逐漸走強。
整個賽季氣候低溫明顯地制約了法拉利賽車。再加上連續不斷出現的雨戰,輪胎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法拉利。從摩納哥站開始,法拉利再次遭遇賽季轉折點。像去年一樣,他們始終無法在蒙特卡洛站做到如對手般得心應手。而一號車手萊科寧則在加拿大站比賽遭遇「追尾」後,一蹶不振,導致車隊積分優勢被逐漸殘食。整個賽季,法拉利只有3站比賽包攬了前兩名。萊科寧在下半賽季的走勢慘不忍睹,在逐漸丟失衛冕希望的同時,也讓法拉利的車隊積分岌岌可危。
邁凱輪車隊已經有近10年沒有機會再度染指車手世界冠軍頭銜。2003和2005兩個賽季,他們曾經距離車手總冠軍只有一步之遙,但最終敗給了車王邁克爾.舒馬赫和西班牙人費爾南多.阿隆索。兩次世界亞軍的失落,讓車隊一直看好的芬蘭人萊科寧上賽季出走法拉利,並且立即就用一個世界冠軍回擊了邁凱輪。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邁凱輪車隊老闆羅恩.丹尼斯的眼裡,2008這個賽季,車手冠軍要比車隊冠軍的份量重得多,儘管一年之前他們曾經因為「間諜門」的醜聞被剝奪了車隊冠軍的資格。所以,丹尼斯為了減少「內部爭鬥」的拖累,力保一號車手漢密爾頓奪冠,車隊讓二號車手科瓦萊寧本賽季重載油出戰排位賽的策略幾乎變成了常規做法。結果,邁凱輪車隊如願以償,終於得到了這個久違的車手總冠軍。
除了法拉利與邁凱輪外,寶馬.索伯車隊成為本賽季第三支,也是兩強之外惟一一支積分破百的車隊,並且積分差距只在20分之內。去年,他們擠掉雷諾登上第三把交椅,而如今,憑藉著超穩定的發揮已經成功晉陞一線車隊行列。加拿大站,庫比卡亂中取勝,成就寶馬組建車隊後歷史上的首個分站冠軍。
從2005年6月宣佈收購索伯開始,寶馬作為世界知名的汽車製造商,在F1僅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完成的「 三級跳躍」令人印象深刻。相比於資歷遠勝於自己,投入遠高於自己的豐田,寶馬的戰績無疑為F1的後來者樹立了成功的標桿。
連續奪得兩屆世界冠軍後,阿隆索的離開,讓雷諾車隊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落寞與失望。一年之後,受傷的阿隆索選擇「回家 」,雷諾也似乎找到了從谷底反彈的信心。在賽季後半段,雷諾強勢反彈有目共睹。儘管已經被「新三大車隊」甩開一半積分的差距,但是阿隆索兩次奪冠宣告了雷諾的回歸。這一切都預示著,雷諾的崛起已經不遠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