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2日訊】 美國政府好不容易才搞定七千億美元的金融危機紓困方案,製造業龍頭「「汽車業又登門要錢,開口二五○億美元。汽車業會是全球經濟衰退的第一波受害者?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受邀訪白宮的第一件事,就為美國汽車業的紓困說項。之後,還多次隔空喊話,要求現任布希政府及國會要支持,通過美國三大車廠數目嚇人的紓困方案「「二五○億美元。為什麼歐巴馬如此在意美國汽車業的存活?
汽車業低迷 三十年來罕見
多數人靠汽車業吃飯的美國工業大城「「底特律,最近人心惶惶,因為這個城市的三大精神堡壘「「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風風雨雨,個個陷入財務困境,如果國會不支持紓困方案,可能很快就要宣布請求「破產保護」。對汽車業而言,進入破產保護的境界,無異是宣判死刑,因為沒有人會花這麼多錢,去買一部可能有倒閉危機、可能失去保固、可能找不到更換零件的汽車。汽車業是龍頭工業,一旦三大公司發生問題,骨牌效應將為美國經濟帶來戲劇性的災難,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的一大挑戰,歐巴馬怎能不緊張?
全球的汽車產業,流年不利,經濟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來。去年美國掀起次級房貸風暴、油價高漲,現在又陷入經濟大衰退,消費者縮手,不敢買車、不敢換車,造成全球汽車業業績陡降。今年美國汽車銷售數量,比去年減少一六%以上,是從八○年代以來,最差的狀況。三大汽車廠今年才從國會要到二五○億美元紓困金,現在又已捉襟見肘,再度求救。歐洲汽車市場也近乎崩潰,德國總理柯梅爾近日正召集汽車業高層主管,商討大計,歐寶〈Opel〉汽車公司氣脈微弱地發出SOS訊號。日本今年的汽車市場,是三十四年來罕見的最低迷狀態。
台灣的車市也很低迷,今年八月的汽車銷售數量,銳減六○%,創下近二十年來的單月最低紀錄。裕隆汽車今年的業績,就像坐溜滑梯,八月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近三八%,創下近五年來單月新低;九月又下滑二○%、十月下滑四○%。分析師對台灣汽車市場很不樂觀,要投資人不要期望汽車銷售的頹勢,會在第四季有所扭轉。
不是聲請破產 就是請求紓困
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中,體質最弱、規模最小的是克萊斯勒〈Chrysler〉,它的最大股東是來自私募基金「「塞貝魯斯〈Cerberus〉資金管理公司,擁有八○%的股權,原本有意轉讓給通用汽車,但是現在,通用自身難保,已無力再想併購的事,克萊斯勒當務之急,就是尋找願意接手的金主。
經濟不景氣的訊號明顯,投資人對股市卻步,美國汽車公司股票大跌,車廠個個資產縮水。加上次貸危機引發信用緊縮,銀行對頻頻須要紓困的汽車業,不可能大方,關起大門,避不見面,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汽車業無法向銀行融資,下一步,應該是儘可能變賣可以賣的資產,只是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有人會想買的「非核心資產」可賣了,或許福特手中三三%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的股權,還值一點錢,至少馬自達是一家賺錢的企業。通用與福特兩車廠,陷入空前的困境,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不是政府紓困,就是請求破產保護。
一位汽車研究中心分析師模擬分析指出,「如果底特律汽車的產量,下降五○%」,預估第一年將要付出的代價,是二五○萬人失業!其中二四萬是來自汽車廠、另有七九萬五千是來自汽車零件供應商、另有一四○萬是與汽車業相關的公司。「假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與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都關廠倒閉」,除車廠的員工之外,汽車供應商、汽車周邊產業,甚至附近小吃業者與酒吧,也都將受池魚之殃,至少將造成三百萬人失業。
如果真的這麼多人失業,救濟金的發放、加上稅收的短少,政府的損失,三年內至少在一千億美元之譜。以此方式計算,汽車業只要求五百億美元,「實在不算多!」有經濟學家認為,只要三大車廠倒掉一家,就足以讓陷於「衰退」的美國經濟,更進一步掉進「蕭條」的慘狀。
單是美國市場,通用汽車每年花三一○億美元,向二千一百家不同供應商買汽車零件,包括引擎、轉換器、方向盤、安全帶、剎車皮帶、安全氣囊的「直接供應商」,以及汽車電子零件、燈炮、耳機、音響、駕駛用手套等「間接供應商」。
由於汽車銷售不景氣,加上各種原物料價格上漲,今年美國已有二十三家汽車零件公司,宣布破產。
通用若破產 骨牌效應可觀
通用汽車如宣布破產,將影響一萬四千家經銷商,幾乎占美國頂尖汽車經銷商的一半。美國汽車協會的一位經濟學家指出,「今年底以前,美國將有七百家經銷商、幾乎是美國汽車經銷商的八○%,業績將掛彩,預期陷入虧損狀態。」
儘管如此,企業經營不善,無法因應危機,政府為什麼一定要買單?誠如參議院一位重量級的共和黨議員說的:「每天都有企業在倒閉,這是自由市場,一家公司倒了,自然會有其他公司取而代之。如果大家都要求政府去救,事情恐怕沒完沒了。」「更何況,美國三大車廠長期以來,固步自封,不求新、不求變,這才是問題所在。」財政部長寶森也持反對立場,他說,七千億美元的「問題資產紓困計畫」,是為金融業而設計的,不能挪用到製造業。
歐巴馬為什麼敢不避嫌、大力為汽車業請命?他認為,美國的汽車業只是暫時性的資金調度不靈,產業體質仍佳,通用與福特汽車在海外,如歐洲市場、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銷售,表現都相當好。加上三大車廠近幾年的企業改造計畫,都已接近尾聲,將二百輛汽車的產能,逐漸轉向生產省油汽車;而且去年好不容易和工會達成協議,明年出廠的每輛汽車,成本將可節省一千美元,競爭力將大為增加。美國三大車廠的現況,就好像已經快到岸奪標的龍舟,未來潛力無窮,不可輕言放棄。汽車業的紓困計畫,是否成功,很快就要揭曉,這將是歐巴馬嶄現實力的第一戰。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