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暖化 西雅圖公投交通建設百年遠景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報導】-治水減碳專題報導系列之七(中央社記者楊淑閔西雅圖十九日電)台灣不少建設案環評引發爭議,但在西雅圖抗全球暖化可說是全民運動,今年11個案子將有 2案交付公投。一案是公投拆除水岸雙層高架橋、復育海岸生態案,另外一案是公投市民親手策劃的西雅圖百年綠地願景案。

西雅圖的水岸中心Waterfront有一座建於1973年的雙層高架橋,名叫Alaska Way Viaduct,是西雅圖第一條主要道路,2001年因地震受損,雖然結構被強化仍在使用,便利之際,但噪音量甚大又不美觀,於是怎麼解決一個道路的建設,引發西雅圖人倡議應結合環保生態概念的思考觀點,並付出行動。

有人提案,把水泥結構的水岸復育成有利鮭魚棲息的海岸生態。提案者不是民代或知名人物,是家庭主婦,因為她們住在這裡,在意自己與下一代的生活環境,也最知道市民要什麼,結合海岸復育的想法自然產生。

這個團體叫「市民水岸聯盟PWC,PEOPLE’SWATERFRONT COALITION」,發起人之一的Cary Moon 是位家庭主婦。


美國改造貧民社區計畫執行經理Tom Phillips說,High Point社區仿自然施做人工湖,蓄集社區自然排水系統的水,可濾滲水質;社區若無自然排水系統,湖蓄集的水量將是現在的5倍。//中央社 九十七年十月十九日

她說,2020年高架橋就要拆掉了,替代方案必須在今年11月間定案;但是市長與中央政府產生歧見,中央政府提議最省錢的重建提案,顧及景觀的市長主張較昂貴的提案,即改建成隧道。去(2007)年兩案進行表決,卻都被西雅圖市民否決。

她說,因為市民對永續很有興趣,現在由 PWC提出第三個選擇,即恢復成一般道路即可,並將一旁水泥結構的海岸復育成自然海岸。

這個提案現在已漸漸受到政府支持,原本只有幾位發起人的情況,2、3年前有 3個民間組織加入、參與,其中seal club、Feed First並協助幕款。

Cary說,他們主動向民眾舉辦演講活動、架設網站、定期發新聞稿予媒體,也與官員一對一會談;具體建議是以距離10個街區的道路I5來支援原本雙層高架橋的車流量;並搭配西雅圖市政府種種大眾運輸系統與新規劃輕軌等運輸系統及單車道建設進行規劃,藉此改變民眾過往以來習慣開車的生活模式。

她強調,透過公共環境的營造,市民改變習慣,把影響景觀、製造噪音的雙層高架改為 4線平面道路,並讓一旁 500哩的海岸復育,屆時整個海岸將成一片綠地,有利市民生活環境提升,復育的海岸生態同時有利鮭魚棲息。

她說,幾乎一樣的提案已在舊金山被落實,當地優質的自然環境還造就房地產市場榮景。

另一案是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Nancy Rottle主持的綠色未來研究室(Green Futures Institute)所策劃的「百年綠地計畫Open Space Seattle 2100」。

Nancy 說,該計畫的規劃由市民親自動手,由市民提出心目中 100年後西雅圖的綠地空間實況。

她說,執行時統合既有鄰里組織,但改依現有約54到58個流域劃分單位,因為原有鄰里界線不適用,最後劃分為18個流域作規劃,內含 2個湖;共計23隊的人參加,各自組成工作坊,每一團隊有專家、民眾及學生等,他們共畫出23張圖,再由她的學生完成電子檔的 GIS資料庫,最後誕生出300多位西雅圖市民參與構想的100年後的西雅圖綠色建設規劃,即擁有多少綠地。

她說,23隊成員已考慮未來海水上升 1公尺情況,低窪區將修復成生物水棲地;未來地震發生,地質鬆軟、易發生土石流的陡坡也修復成生物棲息地。這些都將現有不到60萬人口,但2100年將增到 100萬人的變化考慮進去。

她強調,目前西雅圖有 3.129英畝的可透水鋪面,該計劃預計20年後再增2英畝多,100年後再增加為 3倍左右,如此雨水逕流會慢慢減少;又目前都市生物可棲息地相當少,約641英畝,估計20年後會倍數增加。

這些凝聚西雅圖人的願景11月將公投,交由政府落實。

相關新聞
低碳足跡生活 台抗暖化油荒糧荒通膨
環保立國 日低碳社會計畫出爐
農作物抗暖化 美推出植物防曬霜
基隆關稅局簽署節能減碳十大宣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