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4日訊】金庸《飛狐外傳》有個小情節給我印象極深:胡斐小時在商家堡給商少爺痛打,有個叫馬春花的姑娘為他說了句求情的話:「商少爺,請你放了阿斐,別再為難他了…。胡斐小小心靈之中便植下了一份深深的感激,十多年後,依然清清楚楚的記得馬春花那句話,當馬急難臨頭時,他挺身而出,幾次三番捨身相救。還有漢朝韓信,一飯之恩,千金以報,這都是大丈夫本色,令人好生相敬。
當今拜金思潮氾濫,性惡之說流行,冷漠背叛忘恩負義極度自私等,已成為流行的心靈瘟疫。別說一句話一頓飯之惠,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便是救命大恩,有些人也未必放在心上,沒準還反咬一口,恩將仇報,向救人者勒索點醫藥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什麼的。恩惠不報也罷了,反生報復之心,這就未免令人齒冷兼心寒了。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學會感激》。人非草木,受人相助,自然心懷感激,這是人類固有的一種情感原素。如果感激需要學而後才能會,已夠可悲的了,何況許多人的心靈巳徹底泯滅這種情感,學也學不會了。
古人云:我有恩於人,不可不忘也;人有恩於我,不可忘也。說得好極了。如果給予別人一點幫助,就唸唸不忘,甚至處處炫耀責人報答,那叫市恩,當然令人反感,是很小人、小家子氣的。所以大丈夫應自強自立自助,自求多福,不要輕易接受了別人的恩惠,特別是來自品性不良者的幫助,更宜慎重。如果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別人的恩惠而無動於衷不知感激,甚至以怨報德,那卻是禽獸不如了。
幾年來走南闖北,相識滿天下,交了不少患難相扶、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特別是自創公司以來,得到了許多長輩、領導、老師、同道的關照、支持、幫助,那一長串的名字,彷彿繁星點點,永遠閃爍在我記憶的星空。對於他們的熱誠、友誼和厚望,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和我的同道弟兄當加倍努力的工作,推動xxx事業的蓬勃發展,來回報支持、幫助、鼓勵、關照過我們的老師、領導和朋友,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品質修養,時時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不義不溫良恭儉讓乎!
恩義常在心頭,情誼千秋長留!
原署名:蕭瑤。原題:《恩義深深記心頭》
收入散文小集《呼喚英雄》。寫作時間,約1995年間
──轉自《網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