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4日訊】據廣東天文學會資料顯示,從1997年開始,廣州年平均氣溫不但高於22攝氏度,而且每年都高於以往連續30年的年平均氣溫值。專家強調,如果廣州氣溫持續偏高,就會從亞熱帶氣候轉向熱帶氣候,民眾的生活方式將會發生改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廣東天文學會分析指出,2007年廣州全年平均氣溫超過23攝氏度,為廣州自有氣溫觀測記錄以來第三個年平均氣溫超過23攝氏度的年份,除了四月份氣溫稍偏低外,其餘的月份都全部偏高,這是廣州百年(1908至2007年)氣象觀測以來罕見的。
另一個突出的氣象要素是雨量偏少,2007年,廣州除了4月、6月和8月雨量偏多外,其餘各月的雨量都偏少,其中10月至12月,連續三個月雨量嚴重偏少,致使水庫水位下降,河流乾涸,鹹潮肆虐。
廣東省氣象局2007年發佈的《廣東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顯示,廣東氣候變暖成為大趨勢,近50年來廣東氣溫升高速度明顯高於全球或北半球,其中珠三角是主要增溫區域,預計未來增溫速率仍將加快。
氣候變暖的危害之一為導致海平面上升,繼而可能對廣東沿海低窪地區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將造成沿海城市和工業區的損失以及耕地、濕地、鹽田等方面的損失。
據估算,海平面上升30厘米時,2030年的經濟損失將達560億元;同時海平面上升會使海岸侵蝕加重,鹹潮海水入侵加劇。廣東的近海生態系統可能退化。(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