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轄下Anti 480,反性暴力資源中心的「關注車廂非禮小組」,進行了「女性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遭受非禮事件」的調查,結果反映交通工具上的非禮問題普遍。
小組建議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提高乘客(女性)的防範力,和舉報意識,同時鼓勵公營交通工具機構正視非禮問題,並制定正確的指引。而女性在面對非禮時不要迴避或啞忍,將犯事者繩之於法,方能杜絕非禮案的發生。
小組在2007年10月至11月,進行了「女性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遭受非禮事件調查」,訪問了265名女性,在過去3年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有沒有遇到性侵犯事件。
有近四成半的受訪女性表示有受非禮的遭遇,當中以地鐵及巴士上發生為最多。
而她們通常是被動地回應,包括33.9%啞忍,10.2%假裝若無其事,35.6%選擇離開車廂或座位。16.9%會告訴身邊的乘客或同伴,8.5%會大聲呼叫,只有27.1%選擇報警,卻沒有受訪者表示會通知職員,反映受害者不知道職員能夠為她們提供協助。所以小組表示有關公營交通機構在保障遭受非禮乘客的措施或指引嚴重不足。
另外,有25.3%的受訪女性曾目睹交通工具內其他乘客被非禮,超過七成半沒有施予援手;32.8%告訴身邊同伴或乘客;17.9%假裝若無其事;14.9%離開車廂;11.9%啞忍。結果顯示,市民嚴重缺乏危機及舉報意識,所以目睹非禮事件卻袖手旁觀。小組建議政府要加強公眾教育,提升公民意識。使市民、交通工具職員再遇到同類事件時,知道如何協助及處理。
小組還表示曾詢問過地鐵、火車及巴士公司,在遇到有乘客遇到性侵犯時,公司會如何處理,好遺憾,只有九巴含糊不清的回答有指引,但如何處理都不知道。
社工羅懿明說,性侵犯就是一些異性的持續身體接觸,令人感覺不舒服,有被侮辱的感覺,讓人心靈受到困擾。而事件多發生在繁忙及擁擠的人群。「遇到性侵犯的女士很多都不開心,因突然受辱,而顯得好怕,甚至以後都不再乘搭受過性侵犯的同類交通工具,對受害者心理影響都好大。所以遇到性侵犯時,不要選擇被動、啞忍及縱容侵犯者。」
關注婦女性暴力社工王秀容說:「最多時候是女士坐車睡覺被人摸下體,近年來,性侵犯表現嚴重了。有個案的受害人直接去找巴士司機援助,當時,司機直接把車駛去警署報案。表明巴士公司對職員沒正確的指引。」
小組希望公營交通機構能肩負企業責任,正視車廂非禮事件,加強宣傳及教育工作,防範非禮及教導受害乘客如何求助,例如張貼「嚴禁非禮/性侵犯行為」或觸犯非禮的判罰等告示貼在當眼位置;以字幕顯示器宣傳訊息或拍攝教育短片在車廂內播放等。
小組更鼓勵公營交通機構能積極考慮制定「處理車廂非禮/性侵犯事件」的指引,訂明清晰的程式讓司機或職員跟從,也希望便衣警員巡邏,亦有成效制止性侵犯事件的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