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8年1月23日華盛頓報導)在美國經濟急速走軟、總統選戰日趨緊張的時候,美國經貿界的高層人士對自由貿易的前景感到忐忑不安。他們認為,如果不尋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自由貿易之船很可能會擱淺在保護主義的沙灘。
美國經貿界的高層人士在談到自由貿易的時候感到最棘手的一個問題就是,自由貿易給美國帶來的巨大利益無法有效地轉化為民眾對自由貿易更多的支持。人們一方面在享受自由貿易的好處,一方面又在批評自由貿易,要求實行保護主義。
*貿易增長確保經濟未出現衰退*
美國前貿易代表羅伯特.波特曼指出,美國經濟在去年就出了很大的問題,正是由於貿易的增長,去年經濟才沒有出現衰退。
他說:“過去一年半里的經濟數據沒有甚麼變化。幾乎所有的數據都還比較積極。上個季度經濟麻煩很多,但增長情況還是很不錯。不要忘記,有25%的經濟增長是來自出口。去年的GDP數據不錯,部份原因是:出口是經濟的亮點,過去是這樣,我認為,今後也還會是這樣。推動出口增長的動力,一是美元走軟,二是貿易開放。”
波特曼說,在過去的六、七年裡,行政部門和國會批准了大約15個自由貿易協定,這對美國貿易的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美國商會對貿易給美國帶來的巨大好處進行了全國性的調查。
商會副會長丹尼爾.克里斯特曼說:“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有約三分之一跟進出口總額有關。美國97%的出口商都是中小企業。在過去12個月裡,美國經濟增長中有40%是來自出口的增長。貿易和外國投資不僅推動了經濟增長,還創造了就業,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有1200萬個工資不錯的工作崗位跟美國的出口直接相關。跟進口直接相關的工作也有1000萬個。在美國經營的外國企業創造了500萬個高薪工作,此外還有數百萬個工作跟這些外國企業有著間接的關係。”
*自貿進程中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美國民眾對國際貿易所帶來的重大利益缺少應有的認知已經影響到國會的情緒。雖然前幾年國會批准了不少自貿協定,但最近兩年,議員們對自貿協定的態度明顯轉冷。美國跟哥倫比亞、秘魯、巴拿馬以及韓國的自貿協定在國會擱置了很長時間,迄今沒有進展。
克林頓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米基.坎特認為,國會對自貿協定態度的變化並不一定不對,它實際上反映了自由貿易進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得不需要妥善處理的問題。
他說:“顯而易見是:在你達成貿易協定的時候,有些人會因此而失去工作。在短期內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長期看,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所有情況下–貿易協定對所有人都是有好處的,有利於提高生活水平,有利於創造就業,有利於社區、甚至整個國家的強盛。但在短期內,貿易協定確實會產生相當的負作用。”
坎特指出,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自貿協定、而不同時對可能受到傷害的群體和領域做出妥善的安置,自貿進程肯定是走不了多遠的。他拿美韓自貿協定的例子說,在這個協定獲得國會批准之前首先要解決牛肉和汽車的問題,這些行業的利益應該得到關照。
*多邊自貿談判行不通*
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前主席比爾.托馬斯在美國商會舉行的研討會現場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指出了自貿進程面臨困境的癥結所在。他問與會者有沒有人沒有醫療保險,沒有人舉手。看到大家都有醫療保險,他又問,美國有數千萬人沒有醫療保險,在坐的人中有沒有願意拿出自己四分之一的醫療保險轉給那些沒有醫保的人,以解決他們的困難,結果,現場又是沒有一個人舉手。
托馬斯指出,這個小小的調查結果說明,現行的多邊自由貿易談判是終究行不通的。他說:“根本沒有可能。建立在自願基礎之上的多哈談判是肯定成功不了的。我認為,在跨越門檻兒的事情上,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在辯論中,大道理是容易得到人們的贊成的,但是在實際上要人們捐款的數量超過大家願意的額度的時候,事情就非常、非常難辦了。”
前貿易代表坎特在這個問題上跟托馬斯的觀點很接近。他也認為,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多邊自貿談判上,還不如集中解決雙邊的自貿問題。
他說:“我決不會在多哈談判上花上30秒鐘的時間,原因是,這個談判不會成功,至少今年不會。發達國家在多哈談判中的利益還沒有大到能夠在這些國家爭取到足夠多選民支持的程度。我們要相互坦率一些,多哈難以成功,我們就先把它擱置起來,先來做一些我們能夠做成的事情。”
坎特所說的“能做成的事情”是指雙邊自貿關係,因為是一對一,所以雙邊自貿協定可能造成的影響也比較容易確定,因應措施也比較容易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