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八日專電)中華民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勝正昨天上午訪問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並主持開盤敲鐘儀式。
胡勝正利用在紐約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於六日及七日舉辦台灣投資說明會的機會,訪問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並接受「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及「彭博社」採訪,介紹台灣經濟國際化的成果及台灣市場的未來發展潛力。
昨晚胡勝正向華文媒體說明,他在國際媒體訪談中強調台灣為全球重鎮。台灣高科技產品的製造研發能力與產值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晶圓代工,大尺寸TFT─LCD面板等產值,台灣都是世界第一。
他也指出,在醫療相關產品如電動代步車等的研發,台灣也是世界第一。除了高科技產品之外,傳統產業中的運動器材類如高爾夫球桿頭等亦是獨佔鰲頭。
談到台灣持續推動的金融改革,他說明台灣成為區域籌資及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潛能。他說,近年來台灣推動金融改革已具成效,台灣的金融產業競爭力提高,再加上產業國際化,吸引了許多外資來台投資。
二零零零年外資持股占台灣上市總市值只有百分之十六,今年六月已達百分之三十五,持股市值總計達七兆新台幣。
台積電目前外資持股達七成,中信金控達百分之五十二,日月光百分之五十,玉山金控有百分之四十,元大金控百分之三十六,富邦金控百分之三十四,台新金控百分之四十二,新光金控是百分之三十六。
他說,今年國際金融集團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荷蘭銀行購買國內三家銀行的直接投資行為,更顯示出國際金融集團已充分掌握台灣金融業發展的商機。
政府已宣佈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希望能連結台灣金融業與台商全球佈局的優勢,發展台灣成為區域籌資中心。
他指出,台灣除了產業值得投資外,台灣的投資環境風險相對其他國家為低,今年八月份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BERI)公布的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台灣投資環境排名全球第六,是兼具安全與前景的投資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