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聽證會 小店主和房主訴苦

籲減房稅減罰單 改善土地分區規劃 保留紐約特色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紐約市議會的小生意委員會與政府科技委員會於9月6日在市府召開聽證會,聽取二十多位證人的傾訴-街區小店主維生的艱辛和重稅下的商業房房東看租客離去的無奈。聽證會還探討了緩解這些家庭型小生意的掙扎的可行途徑,保留紐約各個社區不同的風格特色。

據主持會議的市議員、小生意委員會會長雅斯基 (David Yassky)介紹,紐約街道上目前有186,000家所謂「媽媽爸爸店」(mom and pop stores),這些各具特色的家庭型小生意給街區帶來活力,促進社區的和睦溫馨氛圍,形成了紐約不同區域的風格特色。然而,這些「媽媽爸爸店」正在消失。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房稅的上升,一些經營最好的店的營利都趕不上其房稅的增加;其二是周圍環境因素,如一些開發商建大型商業混合型項目,使得施工地的小店成片關閉或搬遷。此外,外國移民經營的小企業增多,這些業主往往不熟悉當地的法規、缺乏財源和信用史、有語言障礙等,他們還常接到罰單,如「便道髒」.「沒有將門口18英吋內清理乾淨」等。

雅斯基說,紐約州及市府目前有許多幫助小生意的計劃和稅優惠,但都無法解決這些「媽媽爸爸店」業主現在正面對的問題。

市議員、政府科技委員會會長布瑞爾(Gale Brewer)說,從曼哈頓54街到96街中央公園一帶就開了54家銀行,太過密集了,它們擠走了小店。市府應從房稅和改善土地分區規劃(Zoning)著手幫助小店主。

十幾位小店主作證抱怨他們的生意無法再做下去。有的因為租金上升,格蘭特(Lee Grant)說,她所在的88街和百老匯附近的小店紛紛被迫關張,如「一家鮮花店的月租金漲到3萬美元,這得賣多少花才夠啊?在89街,一塊包括有一家很好吃的馬來餐館的三家小店被迫關門了,因為那塊地的月租金上升到13萬美元,據說沃爾格林(Walgreen) 要在那建一個連鎖店。還有很多比薩店等也關門了。」

一家在Atlantic大道上的小業主則抱怨市交通局不關心其死活,不讓當地的小生意停車卸貨,店主常接到罰單。

一些商業房房東也抱怨房稅的猛增。一位在Atlantic大道上的房東說,雖然她並沒有漲房租,但她的幾位房東租戶都不得不搬走了,因為房稅猛增至其房租的一半,而紐約市要求的租約上寫明,租戶必需得承擔房稅的增漲。

聽證會也討論了幫助小店主的可行方案,如以聯合廣場的生意模式為例,鼓勵在二層樓上開生意;加強網絡技術的供應;對不同地區考慮不同土地分區規劃政策等。紐約市政藝術社團的格儒恩(Vanessa Gruen)提出學習舊金山等城市的成功範例,吸引特色小店,保持城市歷史風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FBI指證中共間諜 專家談美國大動向
美專家:中共揚娛樂 抑政治
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討論中國控制信息流通
愛迪生總裁拒出席聽證 惹怒眾議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