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個朋友問,燒茄子為什麼會有酸味?我就打算親自燒幾次找找原因,好讓更多的朋友愛上吃茄子啊。茄子多好吃。
tangie就是超級愛吃茄子,總想著如何變著花樣能把它翻出來常吃。前陣子看到太太樂新出個醬,宣傳冊上就是介紹用它燒一款茄子,於是便忍不住買來試試。
前後試驗了3次,每次都有不同的問題,但確實總結出了一點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
梅醬茄子的做法:
1、準備材料:
材料:茄子、肉末、洋蔥、蒜、青紅椒、小蔥、干紅辣椒。
調味料:梅菜肉醬、鹽、白糖、雞精、淡色醬油。
2、製作過程:
a、把茄子帶皮切成長條,煸熟或者裹澱粉下鍋炸熟;
b、肉末炒熟,盛出備用。
3、調味完成:
a、鍋內留底油,放入蒜頭和洋蔥炒香。
b、放入2大勺梅醬,炒散。
c、倒入青紅椒,翻炒幾下。
d、倒入過油的茄子和肉末,翻炒入味。依照個人的口味,我還放了一些糖和醬油提味。味道淡的話可用鹽調整,也可再放些梅醬。— 味道浸透後,撒些小蔥花即可出鍋。
tangie的經驗總結:
先看看tangie前後3次製作的成品效果對比—
第一次:
tangie很懶。過程圖都是用的第一次照的。後面幾次做的都沒有拍。有些簡單,所以我會盡量把說明寫的詳細些。
第一次做的茄子很失敗。軟塌塌的,顏色也很不好看。
總結原因:
1、作過程2中煸超茄子時破壞了茄子的形狀;
2、茄子切好後在空氣中表面氧化發黑,影響成品色彩。
撲救:
1、改用炸的方法。
2、茄子切好後在水中浸泡,炒時再取出控水。
第二次:
經過改進,第二次的茄子賣相好了很多,但之前因為很怕再把它們炒的很黑,這一次沒有放醬油,顏色看起來很素。
tangie希望能它製作的讓人看起來更加有食慾,並且在口味上更棒。
於是,又做了第三次:
這一次是最棒的,口味和顏色我都很滿意。
這一次又做了什麼改進呢?—自製紅油。
其實,做好吃又好看茄子的訣竅就是:
A、切好的茄子一直浸水直至炒時,才不會氧化發黑。
B、茄子可先煸熟或炸熟,這樣做的時候就不會有酸味了。炸的要比煸的口感好一些。
C、烹入醬油,並且要是淡色醬油。這樣可以增色增香,但不會發黑。
D、這一個就是第三次做的改進:自製超級增色增香的紅油。這樣炒出來的菜菜色澤紅亮,味道濃郁。還要充分逼出洋蔥和蒜頭的味道!干辣椒要炸香!不能吃辣的就少放兩顆,或者不放鮮辣椒。
關於「梅醬茄子」:
前後做了3次,一瓶梅醬用完了。還算有些收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大家還有什麼經驗或者建議的話,留言一起討論一下吧。
最後說一下試吃這個「梅醬大師」的感覺吧,免得有做廣告之嫌,嘿嘿。我可也只是普通消費者啊(太太樂看到這篇要和我聯繫,發工資啊,嘿嘿)—-
微辣,有梅菜和肉的味道。調味還算比較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選擇嘗試一下。(其實現在市面上出售的復合調味品都是為了方便,具體味道還都是要根據個人口味增加調料)。
像這道,強烈推薦增加白糖和醬油調味。不然梅醬的味道很容易讓人覺得膩。
你是不是也粉愛吃茄子呢?一起來交流經驗吧。
(來源:美食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