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以來,亞洲基金績效表現突出,尤其是韓國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四成,其他星、馬、泰等東協國家基金,也上漲三成,至於過去漲幅落後的台股基金,迄今漲幅也超過27%,表現不遑多讓。
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全球股市鬧股災,各主要股市回檔幅度都超過一到兩成,不過,最近已經逐步回到股災前的價位。若觀察亞洲基金近來績效表現,根據Lipper統計,亞洲基金自股災後低點反彈迄今,包括韓國基金、印度基金、印尼基金、菲律賓基金等,都有超過二成的漲幅。
今年以來亞洲基金漲勢亮眼,表現絲毫不遜於其他新興市場基金。Lipper統計指出,亞洲基金漲勢最亮麗首推韓國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四成;東協國家基金漲幅也達三成,包括馬來西亞基金、泰國基金、新加坡基金等,都有突出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漲幅落後的台股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也超過27%,未來仍有持續上漲空間。
投顧業者認為,儘管全球股市歷經本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洗禮,但亞洲經濟前景仍未惡化,整體亞洲金融機構投資次級房貸證券金額有限,受衝擊程度小;第四季亞太市場仍具有成長動力,投資人可伺機分批逢低進場佈局。
摩根富林明亞洲基金經理人趙心盈強調,內需題材是亞洲基金投資主軸,有鑑於新興市場龐大的基礎建設支出需求,可多留意南韓與馬來西亞營建工程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