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妥協 道路或不同

泛民初選論壇 陳方安生勞永樂針鋒相對

人氣 2

【大紀元9月2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泛民主派昨晚舉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初選論壇,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勞永樂在一個半小時的候選人辯論與答問中各陳己見,時而針鋒相對。陳方安生強調自己參選是希望透過身體力行,實踐對民主的信念及承擔,亦希望憑自己的管治經驗,充當各階層的溝通橋樑。雙方都認同儘快推進2012年雙普選,陳方安生並強調香港的自由、民主與法治等核心價值不能妥協。但是,兩人在推進民主普選的道路上,取向仍然不盡相同。

初選論壇昨晚7時在堅道明愛中心舉行,吸引了大批傳媒採訪,香港三家電視台、多個網台包括大紀元Youmaker網站都有現場直播。候選人陳方安生和勞永樂先後發表政綱,其後接受三位學者和公眾提問。兩人都強調支持普選。身著粉紅色套裝、整晚面帶笑容、表現淡定的陳方安生,相對於較為激動的勞永樂贏得更多掌聲。但有學者認為勞永樂表達理念比較明確,整體表現稍勝一籌。

政綱推2012年普選

在各自陳述政綱方面,陳方安生開宗明義表明:「在我服務香港的歲月裏面,我一直是努力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我從來不會攀附權貴,而且是事事以香港利益為先。我人生每一個選擇,不論在朝、在野,我都從來沒有放棄我做事的原則。我很了解廣大市民,是希望可以看到一個公平、自由與民主的社會。但是回歸十年,我們的民主步伐是毫無寸進……。」她今次參選,是希望身體力行,實踐自己對民主普選與良好管治的理念。

勞永樂則表示這次參選是因為心中有火,心中有火一方面是因為對民主的熱切,同時也不認同以不民主的方法開拓民主。

兩人都支持2012年實現行政長官與立法會雙普選,但對達致雙普選的道路,陳方安生仍然寄望於與「中央」(中共政權)的溝通,希望憑著她對中央及港府的真誠及善意,成為中央與港府、港府與立法會以及各階層市民之間的橋樑。她坦言過去北京不信任她,她一直都未能成功與北京溝通,即使將來當選立法會議員,並不代表與北京溝通的大門自然打開。


辯論會吸引大批市民及媒體(攝影:李明/大紀元)

陳:民主法治不妥協

但在回答學者的問題時,陳方安生則表明香港必須認識自己的定位,如果香港妥協自由民主和法治,將會與其它內地城市沒有分別,內地亦不需要香港。

勞永樂在談到對民主的爭取時則強調,香港作為全中國最自由的空間,市民的聲音北京當局一定可以聽得見,市民對普選訴求一定要大聲講出來,令北京受到震動。而且,他從屬的社民連強調的是參與民主,不是高檔民主,民主不應只談建制,而是要感動市民參與。勞永樂還激昂的表示,民主是要有代價,要向緬甸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姬學習。

他還表示,粵港兩地的經濟融合不等如卑躬屈膝,香港的價值在於香港本身的特性,香港應該要保留本身的文化和價值。

勞:不擔當中共職務

兩人對參與現有建制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市民問他們會否考慮擔當行政會議成員、中共政協或人大常委。勞永樂表明不會考慮擔任這些職務,因為它們都是欽點。陳方安生表示,她不擔任行政會議成員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對於中共人大常委,雖然目前的選舉方法及透明度有欠公允,但如果證實任職可有效加強與北京溝通,她會慎重考慮。

對於港人「平反六四」的訴求,兩人沒有異議。勞永樂表示支持平反六四,還中國人一個公道。陳方安生則說平反六四是遲早的事,歷史自有公論,她如當選立法會議員,將會尋求與北京建立有效的溝通。
在論壇的答問部分,學者、泛民代表與公眾人士所提的問題很廣泛,由中港關係、民主、民生、普選,以至近期清拆天星與皇后碼頭都有涉及,但與港島區直接有關的問題卻很少觸及。

被問到如何團結泛民主派加強監察政府,勞永樂建議所有功能組別的泛民議員放棄議席,一齊合作在社區發揮人民的聲音,「做番場好戲」。陳方安生指當議員不是在「做戲」,而是為香港人謀福祉,她承諾當選之後會促進各泛民黨派的溝通。


勞永樂指出,必須全面實施最低工資。(攝影:李明/大紀元)

兩人否認「忽然民主」

兩人都否認自己是「忽然民主」,勞永樂宣稱自己30年前已參與服務長者和基層,自己一直有參與民主。陳方安生表示自己在民主的立場一向清晰,一直希望有公開和透明的政府,自己今後亦會繼續爭取普選。

對於很有可能與泛民陣營競逐立法會補選議席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陳方安生質疑她當年「硬推銷」23條立法的手法是否立法會議員應有態度。勞永樂批評葉劉淑儀聽命於北京,像這樣的議員,多一個已經太多。

有泛民代表問到除了上街如何爭取民主。陳方安生表示可以有不同的溝通渠道爭取民主,在敏感的事情上有時要與對方幕後討論,爭取民主可以軟硬兼做。勞永樂強調上街爭取民主很有用,他堅持在生活中落實民主,堅持自己發聲,毋須借助「名牌」。

被市民問到如進入立法會第一個動議的議題是甚麼,勞永樂表示會促請政府兌現行政長官曾蔭權競選時的承諾,增加100億元醫療開支。陳方安生則明快的回答,她會動議落實2012年雙普選。陳因此贏得滿場掌聲。

對於最低工資問題,勞永樂要求立法全面訂立最低工資,陳方安生則認為待工資保障運動檢討後,才逐步推行。

在總結發言時,陳方安生認為,政府有需要加強照顧弱勢社群,她亦要重新思考改善民生的問題。她又說,過去每當發生大是大非的事之時,她都會挺身而出,希望各界支持。

勞永樂說,民主不是三分鐘熱度,亦不是忽然升溫,他沒有贏的把握,但有輸的準備。他認為陳方安生有很大的機會會贏,希望她當選議員後,放下頭上的光環。

陳太出線利吸納選民

在初選論壇擔任三位發問學者之一的中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陳方安生有政務司司長口才,但對一些敏感議題顯得模棱兩可;勞永樂在表達社民連的理念上比較明確,整體表現稍勝一籌。但他承認,陳方安生若代表泛民主派出選,可以吸納立場較溫和的選民。

昨晚初選論壇結束後進行即場投票,讓包括泛民代表、港島區區議員及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264名在場人士投票,但票箱暫時封存,待稍後進行的民調完成後,結果一併於30日公佈,以決定代表泛民參選的人選。◇


在初選論壇擔任三位發問學者(攝影:李明/大紀元)


包括泛民代表、港島區區議員及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264名在場人士投票,但票箱會被封存,等到泛民主派完成民意調查後,在 30日一併公佈結果。(攝影:李明/大紀元)

相關新聞
港府被批刻意淡化選舉氣氛
香港民主派議員訪美介紹最新情況
梁家傑指香港消失  籲國際社會關注香港
民調﹕選民支持州長的健保計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