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王錦時∕特譯 美國財長保羅森在一項聲明中說:「美國支持史特勞斯卡恩先生,因為我們相信,他將會採取必要而積極的改革,而在未來帶領國際貨幣基金變得更為強大,並扮演適當的角色。」
保羅森表示,史特勞斯卡恩擁有財政部長的資歷,讓他能夠在接掌IMF之後放手進行改革,包括最近IMF決定更密切監控國際匯率變動,以及對經濟快速成長的國家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保羅森也促請IMF理事會支持史特勞斯卡恩接替即將卸職的拉圖,擔任IMF下任理事主席。
美國在IMF擁有16.83%的投票權,是最大的單一持股會員國;由27個國家組成的歐盟總共持有32.09%的投票權。而推薦捷克前總理及央行總裁托索夫斯基競選的俄羅斯僅有2.7%的投票權,連捷克政府都支持史特勞斯卡恩。
不過俄羅斯的IMF理事莫金表示,俄國將發動開發中國家支持托索夫斯基。莫金說:「我們在開發中國家有很龐大的支持力量。托索夫斯基有其專業背景的獨特優勢。」
IMF及世界銀行在二次大戰之後成立以來,有一項不成文的慣例,也就是IMF由歐洲人領導,美國人則掌控世界銀行。在7月1日接任世界銀行總裁的佐立克即是美國政府的高官出身。
不過目前也有一些新興國家認為,這種慣例不盡合理,有必要改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