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被告官員嘻鬧法庭 網民炮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北京市建委兩名官員日前為一宗民告官案件應訴時,在法庭上旁若無人,一直有說有笑,在原告、60多歲的石姓婦人申述時,其中一名官員多次用京罵(北京粗口)侮辱原告,另一官員則公然打斷庭審要求上廁所。

此事經媒體披露後,引起網民炮轟,指出兩位官員敢如此藐視法庭源於黨權至高無上的壟斷地位,應以蔑視法庭罪追究這兩位官員的罪責。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當局並沒任何回應,主審法官也只是批評兩名官員的表現「不嚴肅」。香港媒體評論指出,法官未制止兩名官員的胡鬧,凸顯的仍是官大於法、黨大於法的問題。

官員嘻鬧法庭辱罵原告

據京華時報報導,13日朝陽區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房產買賣引起的「民告官」案件。當日上午,60多歲的石老太獨自來到法院,這已是她第三次與北京市建委對簿公堂了。根據石老太朗讀的起訴書,三年前她從親戚趙某手中買下雙橋農場一套房,雙方簽訂了買房合同,她在支付18萬元人民幣房款後入住其中。但還沒等雙方正式進行房產過戶,趙某突發疾病死亡。明知房屋已出售的趙妻卻編造理由到北京市建委掛失了房產證,繼承房產後,迅速將房屋轉賣給了他人。

在法庭辯論階段,當石老太費力地陳述她與建委的三次訴訟時,郝某和趙某兩人不斷交頭接耳,併發出笑聲。郝某口中甚至三次爆出骯髒的「京罵」。庭審快結束時,建委官員趙某毫無徵兆地打斷了石女士,她舉手示意法官,要求去洗手間。郝某聽罷跟著笑出了聲,而去洗手間的趙某走出法庭時仍不能停止發笑。

主審法官在事後對媒體說,郝、趙兩名官員在法庭上表現極不嚴肅。對於郝某爆粗口一事,法官表示法庭沒有注意,「如果聽到,我一定會嚴加制止。別說他代表的是政府部門,即便代表個人,也不能在法庭上罵人。」

法官未制止因官大於法

北京報章報導了建委兩名官員嘻鬧法庭的事件後,引起大陸網民炮轟。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當局並沒任何回應,主審法官也只是批評兩名官員的表現「不嚴肅」。官員為甚麼可以嘻鬧法庭?法官為甚麼拿他們沒辦法呢?

有網民指,原因在於內地沒有與香港一樣的藐視法庭罪名。蘋果日報評論指出,把事件歸咎於罪名的真空,只是找了個太壞的藉口。大陸的法例雖然沒「藐視法庭罪」,但在《刑事訴訟法》第161條仍有擾亂法庭秩序罪的規定。法官未制止兩名官員的胡鬧,凸顯的仍是官大於法、黨大於法的問題。

一網名為「侯文豹」網民指,北京建委的那二位官員之所以敢於那麼肆無忌憚的藐視司法並且公然辱罵原告理當來源於無處不在的「官本位」心態,來源於黨權至高無上的壟斷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一名法學學者亦說,兩名官員對法庭的藐視反映了許多官員無處不在的「官本位」心態。在這些官員看來,一個區法院的級別遠低於市建委,不能把他們怎樣,至於作為普通百姓的原告石老太,更不會放在他們眼裡。

這名學者也指出,雖然中國「民告官」案件即行政案件近年來有大幅增長,但「民告官」的過程仍然充滿荊棘,一些案件即使勝訴,也常遭遇到執行難的結局。

據《瞭望》週刊報導,地方政府對行政案件的干預不同程度存在。輕者表現為批條子,嚴重的甚至直接抓走當事人。個別法院領導因此怕工作搞不好添「亂子」、得罪政府少「票子」、失去選票丟「帽子」,在行政案件中只有屈服於壓力。

如下為網民評論

「主審法官在事後對媒體說,郝、趙兩名官員在法庭上表現極不嚴肅。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法律。」

網名為「花垣縣」網民說,所謂的特色法律就是胡弄老百姓的!對當官的起什麼信用?

也有網民稱,北京建委到了法庭如到家一樣,嬉笑怒罵全未把人民法庭當回事,因為他們知道同在一個黨一個政府裡共事官官相護嘛,法官不會把他們怎麼樣,果不其然。

「主要是因為建委官員認為北京的法院是官家開的,竟然有小民來告自己,這不是找抽?只是北京的官員素質實在太差,連走走過場都不會,難道他們還不知道法院會幫自己?」

「在國外這叫藐視法庭,可由法警驅逐出庭外,責任自負。」

「應該以蔑視法庭罪追究這兩位幹部的罪責,主審法官不能以『沒有聽到』推卸責任.。」

「相信幾年後他站在被告席上會笑不出來的,我相信這一天不僅會有,而且不會太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曉敏:民告官 如登天
南海三山民告官開庭延期 村民不滿法院外靜坐
4.25展示純正道德人格 為他人承受折磨
廣東村民告省國土資源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