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採訪綜合報導)9月11日,京華時報報導,北京要求高校食堂限制校外人員就餐。網民根據其中內容「高校食堂的飯菜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更衛生?」連續兩日來大加抱怨對高校食堂的不滿。
北京市教委9月10日發佈通知,為緩解副食品價格上漲對學生就餐的影響,要求各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學生食堂應保持飯菜價格不變、品質不變、數量不變。同時,要求各高等學校應採取措施,控制校外人員在學生食堂就餐,以保護學生利益。
京華時報的報導還提及,幾天前,上海媒體報導,隨著盒飯價格的上漲,上海一些中心城區的大學食堂成了許多上班族的「白領餐廳」;隨後上海交大出台措施,使用校園卡限制校外白領蹭飯。高校食堂的飯菜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更衛生;無論是誰,如果上班離高校比較近的話,也免不了會跑去「蹭飯」。
就針對上述報導中的「高校食堂的飯菜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更衛生?」網民「落音」連續打了五個問號,說道:「這樣的高校可真沒有見過……」並引來一些贊同,有一位說:「川大這裡,菜從3元漲到4元了,哎,份量還是以前那點點……彆扭。然後肉更少了,燒牛肉還有一種惡臭……」
另有一位附議:「確實很少見,在我們學校就有相當大一部份學生跑到校外訂餐,原因就是外面的更便宜更好吃。」至於衛生條件,他說雖然沒調查過,但是外面的菜你能看得到它炒的全過程;可是學校的就不敢恭維了,相信大多數人從學校食堂的飯菜中吃出過雜物吧。
9月12日大紀元記者採訪一位在上海就讀的大學生黃小姐,她說自己就在學校食堂裡發現碗盤的菜有蟲在爬。針對新聞內容:「高校食堂應保持飯菜價格不變、品質不變、數量不變。」她批評那是在胡說:「我買青菜,就算漲價,頂多一塊錢一斤,而在食堂裡,五毛錢只給一點點,相當於兩瓢羹而已。」
在大學裡買過一次飯卡,後來就再沒買過,「一想到有蟲在菜裡爬,誰還敢再去?」黃小姐補充說道,食堂之所以會吸引白領來吃,只有復旦、交大等極少數名校,要講求聲譽,菜要好吃,食堂是學校在管,有補貼。絕大多數的一般學校是教管分離,食堂有可能是個體的黑心老闆經營,學校食堂才會引起同學們的普遍不滿。
網民wumeng也評道:「學校食堂的飯難吃的要死,要不是我們學生沒錢誰會窩在學校吃,真是的,學校的食堂一年交給學校十幾二十萬,那些錢都是剝削我們學生來的。」
「以前在學校三年,早飯去過幾次,午飯就去吃過一次,寧願吃麵包也不吃食堂的東西。」網民「一眼瞬間」說道。「大學就沒在食堂裡吃過,跟餵豬似的。」署名「D調」的網民表示。
網民七里飄香說:「中學時期胃口很好,上了一個大學後,就出現了胃病,就是被大學食堂害的,每天吃不下飯,時間長了,胃就出問題了。」網民yaya說:「每天都只有不情願的減肥了。」
也有網民不以為然表示:「高校食堂的菜如果真那麼難吃又貴,恐怕也不會吸引那麼多『白領』光顧。」結果立即有人反駁:「如果職工的工資也和物價同時上漲,還有人去學校和學生搶吃嗎?要搞清原因。」(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