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布朗2007年8月8日華盛頓報導)煤炭燃料的前景在美國已成為熱門話題。人們圍繞著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擔憂與希望降低美國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展開了一場辯論。據估計,美國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煤炭儲藏。
環保組織“南翼”的一名飛行員在西維吉尼亞州上空盤旋。那裏是美國第二大產煤州。“南翼”免費提供空中導遊,讓記者等人更清晰地考察有爭議的煤炭開採技術。
煤炭開採業把這種技術稱為山頂開採,批評人士則稱之為山頂削平。雙方長期看法不一,目前能源引起的辯論使這一問題重新成為了討論的熱點。
在華盛頓,環境監督團體“清潔空氣觀察”的主席富蘭克.奧多尼爾看到了相互矛盾的壓力。他說:“現在大家說,我們應該更多地燒煤,把煤變成柴油,這樣就不用進口這麼多石油了。問題是,如果這麼做的話,可能同時就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所以,我們希望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保障能源安全幾乎是相互矛盾的。”
美國電力的一多半都來自燃煤發電站,甚至為美國國會供暖、製冷的發電場也使用煤炭。
*政治辯論中一重要因素*
豐富的煤炭資源使煤炭在任何有關美國能源獨立的政治辯論中都成了一個重要的因素。
全國採礦業協會的卡洛爾.勞爾斯頓在國會山附近的辦公室裡密切關注著這一辯論。她感覺,這場辯論正在向煤炭開採業一方傾斜。她說:“我們認為煤炭業有光明的前景。我們需要妥善管理煤炭開採和煤炭使用造成的環境問題。我們相信,如果能夠通力合作,開發出新的開採技術,煤炭業一定會有一個全新的未來。”
在西維吉尼亞州,愛德.威利正在設法證明卡洛爾的觀點是錯誤的。他曾經從事煤礦業的工作,不過他說,他再也不會去那裏工作了,給自己留下充足的時間照管菜園。
他曾多次因孫女生病而把她提前從學校接回來。威利確信,附近的煤炭處理廠排放的煙和灰塵是孫女和其他學生生病的原因:“我這才恍然大悟,真是把我驚醒了。就像是拿著一把大錘,敲打在我的頭上。”
這種經歷讓他成了一名積極的活動人士。他們說,地面採礦技術、利用炸藥和重型機械,給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災難和威脅。威利說:“為了發電,我們在炸毀美國的部份地區。為了給人們提供電力,我們在破壞生活環境,在自我毀滅。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出口到25個國家*
除了供美國使用以外,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協會說,這裡開採的煤炭還被運往25個國家。活動人士希望用戶意識到該地區正在付出的代價。
從空中,可以看到煤炭處理後留下的廢水溝。反對人士把這些廢水溝稱為毒湖。他們擔心當地水資源受污染,一旦水壩損毀將帶來災難。
然而,一些煤炭公司說,他們的工作受環境法規的管理,包括開墾煤炭開採區的需要。美國全國採礦業協會代表勞爾斯頓說,結果是為這些山區帶來了經濟產值的增長。她說:“我們不僅相信自己能夠排除環境的隱患,而且還能利於那些地區的持續發展,因為這些地方還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
以經濟為理由在美國人均收入最低的州裡很有說服力。美國採礦業人士說,僅工資一項,煤炭業每年就為西維吉尼亞州的經濟注入將近10億美元。不過,對於祖先被埋葬在這裡的一些當地居民來說,經濟論點自然站不住腳。儘管如此,鑒於美國政府對設計無污染煤炭發電廠的支持,煤炭燃料顯然仍被看做是未來的能源。(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