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8日訊】改革開放,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這本來是大勢所趨。可是由於我們的改革是跛腳的改革——在經濟上要走資本主義,可在政治上又不肯放棄集權統治,結果這些年我們國家出現了一些奇形怪狀的事。
例如掌握了絕對權力的一小撮利益集團既不會製造商品也不會倒買倒賣商品,發現自己在市場經濟中處於劣勢,於是乾脆就把手裡的權力變成了商品,而且一轉眼間成了最好賣也最昂貴的商品。再如由於不引進能夠促使市場經濟形成和健康發展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長期被變態的共產主義教育和洗腦下的部份民眾一旦受到市場經濟的衝擊,立即暈呼了,結果是群魔亂舞,把人格、良心和處女膜都變成了商品公開拍賣。
這道理我明白,大家也明白,其實中共中央又何嚐不明白?他們也哀歎人心不古,仍然抱著引導民眾、教育人民的角色不放。可笑的是他們卻拒絕承認造成這一現象的正是他們自己。還拚命在他們控制的電視台塑造一些光輝形象來讓我們學習、倣傚。好像只要我們學習這些英雄人物,社會風氣和道德水平就立即升高了。
我一向喜歡看幽默搞笑的節目,特別是黑色幽默。我得承認,在中國最幽默和滑稽的節目非每天晚上七點的中央新聞聯播莫屬。很多朋友都不看這個節目了,我卻有空就看,不管在哪裏,哪怕在飯店吃飯,我會掃兩眼新聞聯播。畢竟它代表了中共中央的主流媒體,你不看它,它就不存在了嗎?
8月22日我打開電視時半小時的新聞已經過了十五分鐘,也好,不用看一個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微笑和握手。
新聞正在講述新疆一個村的漢人醫生劉玉蓮,這位劉醫生真牛,靠赤腳醫生手冊自學成材,過去四十年在鄉村共治療病人30萬次,沒有出現一次醫療事故,被稱為「救命丫頭」。這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可是還沒有完。新聞聯播說過去多家診所要用2000元一個月請劉玉蓮去坐診,但都被她拒絕了。她堅持只拿350元的工資留在村裡看病……
第二則新聞是講青島的愛心雨傘。一個八旬老人在暴風雨中過馬路,一個年輕人馬上上去用自己的雨傘為老人擋雨,隨後一個路過的女孩也從車中跳出來加入幫助老人的行列……這事情正好被一個在樓上的市民拍照了,放上了博客。結果精彩的一幕就出現了,青島市沸騰了,熱心人開始搞一個叫「愛心雨傘」的活動,很多人都加入了,為人家提供雨傘,免費的,在出租車上也多了一把愛心雨傘……
我得說,中央新聞聯播用寶貴的時間播報的這兩則小事——一位女醫生四十年如一日為村民看病,拒絕高薪,以及兩位年輕人(看樣子是八十後)幫助老年人過馬路的事確實很感人,讓我們從小事中看到人性的光輝。這樣的事也是最讓我感動的。
可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對這兩件事的報導就讓人感到了黑色幽默,特別是這兩件小事後面的報導。那個救命丫頭長期在鄉下為村民看病值得稱道,但她為什麼要拒絕同是在鄉下的診所用超過她現在工資六倍的價錢僱傭她呢?難道她不喜歡錢?難道她到了診所就不能為村民看病?
再說,她如果真想幫助更多的維吾爾村民,完全可以用多賺的六倍工資資助他們,或者再多請五個像她這樣的醫生為村民服務。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她做了一件完全違反人知常情也完全違反了市場規律的事。於是,她上了中央的新聞聯播。
再說那件雨傘事件,同樣是一件感人的小事情,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你自己看到一個八十的老人在風雨中過馬路,無遮無擋,正好你手裡有一把雨傘,你不會走上去為她擋雨嗎?我想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會這樣做。可見這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這樣的小事,中央電視太自然不會放到一天只有半小時的新聞聯播裡的。這就是說他們選擇了這條新聞,恰恰是看重了小事的後續發展。而讓我覺得可笑的也正是這後續發展。
這樣一件小事讓青島市民突然良心發現,要開始做善事了。於是「愛心雨傘」活動就應運而生。很多年輕人加入了,手裡拿著一把鮮艷的「愛心雨傘」,看到忘記帶雨傘的就去幫他們遮風擋雨。
所以,這些天如果你去青島的話,不用帶雨傘,也不用買了……幽默吧,我不知道青島市有幾個雨傘廠,但我知道那裏的工人再努力工作,這個雨季也沒有獎金發,甚至有可能沒有工資了。還有,每一次下雨,都有很多小商販背著一包雨傘到處叫賣,這些不畏狂風暴雨的商販給躲雨的人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維持了生計。如果「愛心雨傘」這活動真地像新聞報導所說的已經展開了的話,估計青島的這批人現在的生活要陷入困難了,而那些躲雨的人也不一定能夠隨時買到雨傘,他們得要等某個善心人發現他們,給他們送來「愛心雨傘」……
好人好事值得表揚,上什麼新聞都應該,我堅決支持。但不能在報導好人好事的時候讓人無所適從,讓人覺得不可企及,讓人感到不合常理、不真實。例如,那個好醫生,電視報導她我們都很感動,但是我們卻從電視中看不出她為什麼拒絕2000元而只拿350元,這可是人民的幣,一點也不骯髒呀!再說那個雨傘,你這樣干違反經濟和市場規律的事,是不是出租車司機在下雨的時候也不用收費,來個愛心出租車呢?孩子在路上看到老人需要幫助而立即上前,讓人欣慰。可是突然出現那麼多所謂「愛心雨傘」,不倫不類,真讓人苦笑不得。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極少數還在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中播送這種好人好事的國家,我認為這無可非議。然而,讓我不解和傷心的是中國也是目前世界上好人好事極其缺乏,社會風氣日下,道德水平越來越低的國家之一。我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這是我住在幾個國家,常常來往其間的切身感受。
原因有很多,例如前面說的統治者要扮演引導和教育民眾的救世主,可是他們自己卻漸漸失去了信仰,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既然中央政治局中時不時出現陳希同和陳良宇這樣的人,動不動就貪污上億,用納稅人的錢包養情婦數十個。你就再把劉玉蓮這樣的人吹上天,民眾會跟著你走嗎?哥們,別以為民眾都是大傻瓜。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這裡就不探討了。我這裡單單想說一下他們的宣傳方式。新聞聯播歌頌好人好事,不停推出英雄人物,什麼目的?當然是號召大家向英雄人物學習,可是,當我們發現他們推出的一個個英雄人物不是累死的,就是被病魔活活折磨死的,請問大家,你想學嗎?
即便那些沒有累死沒有病死的英雄人物,也一個個那麼不合潮流,不合情理,請問,這樣的宣傳真會有效果嗎?如果你能夠為民眾看病,是一個看了30萬人次而沒有一次醫療事故的神醫,而且你只喜歡350元,而拒絕2000元——我想,這不是神醫,而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了。
有神仙當然好,但普通民眾只能跪拜神仙,而無法達到神仙的標準。
什麼好人好事,什麼英雄人物,一旦上了中央新聞,他們就會把你弄成一個白癡的樣子。今天晚上還有新聞聯播,還有好幾個英雄人物和模範事跡要粉墨登場,有些還是十七的代表了。我在這裡建議,大家不妨打開電視機,看看中央電視台如何塑造這些人,如何把他們從人變成神的。
2007-8-22(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