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2007年7月27日華盛頓報導) 今天的對比新聞節目要對比介紹中外媒體對最近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對中國的天主教教徒所發表的一封公開信的不同反應。這封信也被稱為教宗的牧函。
*教皇的中國情*
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七月二十二日星期天中午,在他休假的阿爾卑斯山南麓的洛倫扎戈小鎮廣場,與來自香港的樞機主教陳日君和中國天主教徒一起祈禱,併發表了一篇有關戰爭與和平的講話。
香港的主教陳日君被特意安排坐在教宗的左邊,以示教皇本篤十六世對中國基督徒的關懷和重視。在教皇走上講壇的時候,他特別和陳日君擁抱,在講話中也公開向陳日君和中國香港的教徒致意,並和他們攝影留念。總部設在紐約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星期一在頭版刊登了美聯社編發的羅馬教皇和中國天主教徒的合照。
羅馬天主教教皇最近對中國的基督教表現出特別的關心的原因,一些歷史學家從基督教傳播史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人類三千多年來的歷史可以看作是基督教傳播史。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在最近寫給中國基督徒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
“第一個千年十字架在歐洲紮根;第二個千年抵達了美洲和非洲;第三個千年將在廣闊及充滿生機的亞洲收割信仰的莊稼了。”
*破四舊也破掉了共產信仰*
前時代週刊駐北京記者站主任埃克曼最近在傳統基金會的一場討論會上,就中國基督教的發展發表談話。
埃克曼認為,雖然毛澤東發動的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以破除舊思想,舊觀念,舊風俗,舊習慣的所謂破四舊運動,讓中華民族的溫良恭儉讓等傳統美德蕩然無存,而用共產黨的鬥爭哲學取而代之,提倡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然而,埃克曼認為,毛澤東沒有想到的是,在打破舊觀念的同時,也使全國人民對共產主義失去了信心。
很多中國觀察家認為,現在的中國,出現了一個信仰的真空,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基督教傳播的沃土。基督教將在中國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正如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在給中國基督徒的一封公開信中所預言,“第三個千年將在廣闊及充滿生機的亞洲收割信仰的莊稼了”。
羅馬天主教皇本篤十六世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向中國的基督徒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中國政府至今仍然禁止這篇公開信的公開傳播,甚至連中國天主教的網站上,都被禁止刊登這篇公開信的全文。
*北京:不得干涉內政*
教皇本篤十六世的公開信發表後不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做出迅速反應。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回答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出的“教皇發表了牧函,中國政府有何評論?”的問題時說:
“我們注意到教皇發表的牧函。……中國關於改善中梵關係的立場是一貫的,即梵蒂岡必須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得干涉中國的內政,包括不得以宗教為名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希望梵蒂岡拿出實際行動,不要再設置新的障礙。”
中國各大媒體紛紛跟進,他們沒有報導教皇公開信的任何內容,反而紛紛報導外交部發言人的談話,並且冠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警告梵蒂岡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要梵蒂岡不要設置新的障礙》等作為大標題。
*封鎖教皇之聲*
除此之外,根據“亞洲新聞通訊社“的報導,在教皇給中國教徒的公開信發表之後,許多中國教會網站都在教皇信發表後立即轉載了中文簡體版本。但是,中國政府的官員卻“說服”他們將教皇的公開信從中國天主教的網站上拿掉。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絡警察還採取了封網的措施,不但教皇本篤十六世致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在中國天主教會網站上消失,而且中國大陸的教友幾乎無法打開梵蒂岡官方的“聖座網站”。
對中國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只能從官方媒體上看到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要求梵蒂岡不要干涉中國的內政,不要繼續在改善中國和梵蒂岡的關係方面設置新的障礙,但是他們卻無法接觸,無法瞭解教皇在這封給中國教徒的“牧函“的信中,到底說了甚麼。下面我們就摘要地介紹這封信的內容。
*教皇:背道而馳兩傾向*
教皇本篤十六世在這封給中國天主教徒的公開信中,盛讚了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羅馬天主教教皇在文章中說:“認真審視你們的民族因著智慧、哲學、科學、藝術成就的千年文明的光輝屹立於亞洲民族之林,令我深感她正在邁向經濟-社會進步這一意義深遠的目標──特別是在近一段時間裏,並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不過,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也針對中國目前國情指出,今天的中國,存在著物質和精神“背道而馳”的現象。一些觀察家指出,目前的中國正處於從計劃經濟過渡到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換句話說,處於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很多人為了追求金錢,物慾和個人的享樂,無所不用其極。與這種“物質主義及享樂主義的傾向”相反,中國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和知識份子對宗教感興趣的現象。
教皇在給中國基督徒的公開信中說:“人對經濟和社會需求的發展以及現代化的追求,夾雜著兩個背道而馳的現象,它們同樣該以審慎積極的宗徒精神加以衡量。我們一方面看到人,尤其在青年身上,越來越關注人性的精神及超自然的層面,因此對宗教發生興趣,以基督宗教為最。另一方面,也呈現出物質主義及享樂主義的傾向,此現象也正在中國發生,且逐漸地由大城市蔓延到全國各地。”
*黨員不信共產信基督*
前時代週刊駐北京記者站主任,“耶穌在中國”一書的作者埃克曼也注意到,中國近年來實行市場化經濟改革,然而在人們的精神和意識形態領域,卻由於共產主義理想崩潰而導致信仰真空。他在中國採訪過很多共產黨員,幾乎沒有人表示還相信甚麼“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以消滅私有制為最終目標“的共產主義。相反,很多共產黨員和知識份子轉而相信基督教。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中國基督教的傳播出現了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
埃克曼說:“從2002年開始,出現了一個非常戲劇性的轉變—基督徒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當然部份原因由於農村居民移民到城市,但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城市中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和知識份子成為基督徒,而且人數正在日益增加。其中有很多是律師,作家。兩年前成為基督教徒的著名中國作家余傑說,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階段,有這麼多的知識份子成為基督徒。”
*讓基督徒也能入黨?*
埃克曼注意到,現在的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似乎更能夠容忍黨內關於民主和自由的討論。中共在十六大上,通過新黨章,明確規定,除了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份子之外,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份子也可以入黨。
江澤民十六大報告中說:“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言外之意就是說資本家也可以入黨。中國黨內的一些改革派理論家最近有人建議,既然十六大能夠修改黨章,讓資本家能夠入黨,十七大應該考慮進一步修改黨章中有關只有無神論者才能成為共產黨員的規定,讓基督徒也能入黨。
*黨員聲譽不如基督徒*
一些觀察家指出,今天的中國的很多地方,共產黨員的聲譽不如基督徒。共產黨員一度在部份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很多熱血青年加入共產黨的時候,懷抱著憂國憂民,用共產黨提倡的民主與科學救中國的理想。共產黨的宣傳機構也反覆宣傳共產黨員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產階級先鋒隊。
然而近年來,無產階級先鋒隊爭先恐後地先富了起來。這個通過鯨吞國有資產而迅速致富的階層裡,貪官污吏層出不窮,受賄金額也越來越大。很多老百姓甚至認為共產黨已經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說法:“把所有官員都拉出去槍斃,肯定有冤枉的;如果隔一個槍斃一個,那一定有漏網的”。執政黨公信力之低,由此可見一斑。與此相反,今天中國社會的基督徒,在很多單位和領域,卻扮演著社會精英的角色,他們用自己的善行,用謙卑和溫順,在各行各業為上帝的榮耀作證。
一位最近曾經在中國的醫院看病的美籍華人對記者說,他在中國某地的一家醫院看病的時候,發現病房裡的病人不約而同都喜歡一位護士。她對病人的態度溫和,耐心,和醫院裡的其他護士在回答病人家屬問題時不耐煩,動不動就訓斥病人的態度明顯與眾不同。後來才知道,這個態度好的護士是個基督徒。
中國基督徒正在用自己的所言所行,在社會中分別為善,塑造出一個有愛心,有信仰,有盼望的群體形象,在民眾的心目中,他們比當今的一些共產黨無疑有更高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水準。
*保守派戒心深重*
然而,儘管中共內部的改革派呼籲進一步改革開放,放寬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新聞自由的尺度,並且採取在奧運前開放外國記者採訪限制等具體措施,然而一些至今仍然死抱著僵硬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不放的黨內保守派,對所謂海外的敵對勢力和平演變中國的企圖仍然保持高度警惕,並且對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持有戒心。
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最近的一次講話仍然堅持所梵蒂岡“不得干涉中國的內政,包括不得以宗教為名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的說法。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後不久就和梵蒂岡斷絕了外交關係。
周恩來於1950年4月13日代表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談到中國天主教和梵蒂岡的關係說:“我們的政策是要保護宗教信仰自由。但各地基督教、天主教中發現混進有帝國主義的間諜,他們有帝國主義的國際背景。對這個問題,我們只反對帝國主義,不牽連宗教信仰問題。我們主張宗教要同帝國主義割斷聯繫。如中國天主教還受梵蒂岡的指揮就不行。中國的宗教應該由中國人來辦。”
*三自教會是自治還是官治?*
按照周恩來中國的宗教應該由中國人來辦的有關精神,中國成立了三自教會。一些專家指出,所謂三自教會,從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教會,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統戰部門管轄之下的一個部門,它在中國的現實政治生活中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政治組織的一個部份。
一位筆名為約翰的宗教問題分析人士在《基督信仰在中國:我看三自和家庭教會》一文中分析了中國政府和三自教會的關係。他說,省級的三自愛國會的牧師是政府工作人員有政府編制和待遇,基層的教牧人員現在是要經過政府開辦神學院培養,三自教會牧師要通過國家的考試和三自會的認可,並且由教會自己選舉推薦,報經統戰部宗教局批准認可。其管理程序大致相當於中國的所謂事業單位的情形。
約翰認為,從五十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發起三自運動開始,加入中國三自教會的基督教團體,都不再是“自養,自治,自傳”而是相反:教會領袖由獨裁政府供養,教會組織上由中共統戰部治理,傳的是愛黨愛國的道,神學教義上必須配合黨和政府的宣傳需要。
由於三自教會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一個准“事業”單位,很多基督徒採取家庭聚會的形式,學習聖經,舉行宗教活動,因此中國家庭教會發展很快。雖然有報導說,中國政府近年來放鬆了對家庭教會的打壓,允許家庭查經班的存在,但各地公安機關騷擾和迫害地下教會和家庭教會的案例仍然不斷發生。
*驅逐外籍基督徒*
據亞洲新聞通訊社報導,就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給中國基督徒的公開信發表前後,中國有關部門正在開展一個代號為“颱風五號”的驅逐外籍基督信徒的運動。這是自一九五四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針對海外宣教機構在中國傳教人員的行動。
據亞洲新聞通訊社7月11號發自北京的電訊,中國掀起秘密打擊基督教傳教士運動,三個月內驅逐一百多名從事傳教活動的外籍人士。一批美國、加拿大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有的甚至已經在華達十五年以上的英語教師、人道主義工作人員被勸離境。這是自一九五四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亞洲新聞援引“對華援助協會”的消息說,這是一次大規模驅逐外籍基督信徒的運動,旨在打擊海外宣教機構藉奧運會之機傳福音的行動。
二OO七年四月至六月期間,中國共驅逐了一百多名涉嫌傳教活動的西方人,並以美國、韓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以色列籍為主。
“對華援助協會”說,驅逐行動主要在北京、新疆、西藏和山東等地展開。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驅逐了六十人。在被驅逐的人中,有的已經在中國生活工作了十五年、甚至十八年。
五月,北京驅逐了至少十五對基督教徒夫婦,特別是美籍基督教徒。五月三十一日,山東省臨沂市逮捕了一名以色列公民和一名美國公民。當時,兩人正在同七十名家庭教會領導人一起參加祈禱活動。七月一日,北京逮捕了三名美國基督徒。然後,強迫他們離開中國,甚至沒有允許他們同大使館取得聯絡。
*借奧運寬鬆之機大舉傳教*
在中國即將舉行2008年奧運會之際,全世界的眼光都在聚焦中國,希望中國能夠藉著奧運,走向開放,走向民主,為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提供更大的空間,全世界的基督教組織也對中國的奧運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利用北京奧運會之際向中國派遣數以千計的志願人員進行傳福音的活動,從而迴避常規的控制檢查。
一些宗教界人士指出,雅典奧運會、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和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並沒有禁止宗教人士利用奧運的機會開展傳教活動。
中國家庭教會組織在互聯網上發表一篇聲明說:“教會是普世的,在主裡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中國人或外國人,因萬國萬邦中的基督徒都是基督用自己的血買贖的。所以聖徒相通,彼此相愛是理所當然的!”中國家庭教會呼籲中國政府不要通過行政手段禁止中國家庭教會和海外教會的聯繫,不要割斷中國基督徒和海外基督徒的溝通。
*家庭教會:“三定”違反聖經*
中國家庭教會組織的聲明認為:“中國政府宗教管理法規和登記條例的要求與聖經的原則牴觸。例如中國政府規定的定點,定人,定片的『三定』政策,和基督教聖經的教導就完全不同。”
所謂定點,就是只許在登記的活動場所方可進行宗教活動,否則便定為非法宗教活動。中國家庭基督教會認為,中國政府的規定和《聖經》明顯不符。聖經認為,無論在何處,只要奉主的名聚會,他就與我們同在。
中國政府所謂定人的規定,就是只許有宗教事務局發給講道證的人講道,也不符合聖經的教導。中國家庭教會組織根據聖經的精神認為:“傳道人只要是受主呼召,並由教會認可及差派的即可傳道”。 所謂定片的規定,就是傳道人只限於在自己的工作片內傳道,不許跨鄉、跨縣、跨省傳道,更和聖經中的教導大相逕庭。聖經中要求基督徒往普天下去,在萬民中傳福音,建立教會。
*政教分離*
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在給中國基督徒的公開信中重申政教分離的原則,呼籲政府不要干涉宗教事務。教皇在牧函說:“凱撒的,就應該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教皇牧函中也明確指出,國家建立的與教會無關的組織凌駕在教會之上是不符合教會道理的。中國三自教會全稱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教皇牧函指出“考慮到耶穌(建立教會)的初衷充分顯示出,某些由國家建立的、與教會體制無關的機構,凌駕於主教之上領導教會團體的生活,是不符合教會道理的。根據教會的道理,教會是宗徒的,因為它的起源,是建立在宗徒們身上的,因為它的訓導,是宗徒們親授的”。
中國政府宗教管理部門的很多規定,在中國基督徒的眼裡,不但不符合教會的道理,不利於教會的團體生活,甚至是荒謬的。例如,中國宗教管理部門規定,“不許向十八歲以下的人傳福音, 或引他們信主、受洗”。這一規定,引起中國家庭教會的強烈不滿。
中國家庭教會組織在聲明中援引聖經中記載的主耶穌的話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很多中國基督徒認為,教會就是一個主內的家庭,十八歲以下的兒童也應該有聽、信福音的機會。
基督教非常重視家庭價值。在世界各地,每到星期天,教堂的鐘聲敲響,大人孩子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前往教會做禮拜。中國政府宗教管理法規規定不准向十八歲以上的青少年傳福音,顯然是真正的基督徒無法接受的。
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在給中國基督徒的一封牧函中表示:“上述機構(指中國的三自教會)所宣稱的宗旨,落實『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民主辦教原則』,與教會道理是無法調和的。而天主教會自古的信條就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傳福音是教會自己的事務,為此,不能接受任何外來的干預”。
*牧函遮不住 畢竟傳開去*
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的牧函給了中國基督徒很大的鼓舞,然而,這封重要的信件卻不見於中國媒體。中國政府和國家控制的新聞單位可以用報紙幾個版的篇幅,全文刊登領導人冗長,毫無新意的講話,但是卻不能或者不願刊登教皇的牧函全文或者重要內容。
中國的媒體受眾只能看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指控的羅馬天主教教皇干涉中國內政,為中梵之間製造新的障礙,卻無法知曉教皇的牧函中究竟說了甚麼。普通中國老百姓不知道便罷了,更誇張的是中國的基督徒也無法看到教皇公開信的全文。
據報導,在教皇牧函發表前已經事先提供給中國方面。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表示,愛國會“不會向教友們分發這封信,大家可以從互聯網上下載”。
中國天主教的教會網站在教皇牧函剛剛發表後,立即轉載了中文簡體版本。但是,一些政府官員卻突然造訪,“說服”他們從網上清除了教皇的牧函。
然而,在互聯網時代,禁止信息自由流通的任務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據亞洲新聞通訊社報導,教皇的牧函仍然衝破了重重阻力順利抵達中國天主教會團體和教友的手中。
*地下教會歡呼*
亞洲新聞通訊社駐中國通訊員介紹說,他已經通過傳真或者親自送交的方式將教皇牧函遞交到了許多團體手中,一些電腦和互聯網專家也通過其他網站,成功地迴避了政府的封殺,下載了教皇的牧函。
教皇對中國天主教徒的牧函發表之後,在中國天主教會內外各界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反響。據報導,地下教會團體為教皇的信歡呼鵲躍、再次向教皇和聖座表示忠誠。而官方教會的主教們,因國家機構的嚴密監控而反應十分謹慎。
*中國高層有分歧?*
媒體分析認為,教皇的這封對中國教徒的公開信,被人們喻為是教皇致函中國天主教徒的信中最出色的一封。中國政府歷來對梵蒂岡針對中國的行動採取強硬的措施。例如,二OOO年封聖前後,北京掀起了大規模的指責梵蒂岡運動、矛頭直指先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本人,還逮捕了一些地下教會的主教並嚴密監控官方主教。
據媒體透露,在羅馬天主教教皇致中國的牧函發表前十天,原稿就已經遞交給了中國政府,以示聖座的禮貌。
六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即教皇致中國的牧函即將發表之際,統戰部在北京郊區懷柔渡假村召集會議,據報導,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出席了會議,討論中國對教皇牧函的應對措施。一些專家認為,這次中國政府沒有公開指責教皇本人,然而卻採取驅逐部份海外傳教士的做法,說明了中國領導層內部對基督教問題的分歧。
海外媒體分析說,有的中共改革派領導人認為基督教提倡的信仰有利於提高中國民眾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基督教提倡的普愛,寬容,忍耐等,有利於中國和諧社會的建立,但是中共內部也有強硬派主張嚴密控制教會。
*法制社會→宗教自由→政制改革*
中國宗教問題專家埃克曼認為,短期內在中國建立一個多黨制的議會民主的時機還沒有成熟,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大規模實行政治體制的改革。而有些專家認為只要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能夠形成一個中產階級階層,從而自然而然地為中國帶來民主體制,這種想法更是一廂情願。中國經濟發展雖然每年遞增,但是今天的中國,只有人數很少的富豪貴族階層,和一個人數佔絕大多數的貧民階層,根本沒有一個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中產階級,更不用說這個階層的存在將催生一個中國的民主體制了。
艾克曼說,目前改變中國最切合實際的是先建立一個法制的社會,提升人們的道德水準,提倡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然後再用道德和自由來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埃克曼援引美國的例子說,宗教信仰自由為美國帶來了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同時也為社會確立了一個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從而保障了美國的民主體制。民主,道德和自由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