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儘管北京一再祭出升息等宏觀調控措施,中國大陸股市依舊火紅飆漲,中國新聞網報導,人民銀行已費盡腦筋,幾乎使出渾身解數,但股市與房市仍我行我素,繼續用「上漲」還以顏色,新一輪的宏觀調控利器近期將現身施展「官」威,一場官民博弈大戰究竟誰能壓過誰,各方拭目以待。
報導表示,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授權國務院可以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徵或者減徵個人利息所得稅議案;未來國務院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徵或者減徵個人所得稅。
報導指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一場博弈大幕即將拉開。高達上兆人民幣的特別國債、利息稅或停徵或減徵,兩大調控利器近期就將現身施威。
報導表示,外匯儲備激增、流動性過剩、資產價格上漲,迫使中國今年不斷加緊調控資本市場。執掌貨幣政策大權的人民銀行自然首當其衝。
報導指出,人民銀行事實上已費盡腦筋,幾乎使出渾身解數,今年以來,人行接連下令上調銀行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還累計發行人民幣兩兆五千多億元的人行票據。但在偏多的流動性面前,人行顯得有些勢單力薄,股市、房市仍我行我素,繼續上揚。即便在特別國債、利息稅兩大利空消息傳出的二十七日,中國股市依舊用「上漲」還之以顏色。
報導表示,股市的火爆,還引起一場儲蓄「大搬家」。雖然幾次加息,但兩成的利息收入需要交稅,如果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資金存入銀行基本上是無利可圖,這也間接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捧高資產價格,對原本偏多的流動性過程,無異「火上澆油」。
與此同時,因為看漲人民幣,境外「熱錢」還在千方百計進入中國,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勢依舊迅猛。對沖流動性的擔子,僅憑單打獨鬥的人行恐難勝任。
報導指出,貨幣與財政這兩隻調控大手已開始聯合。財政部向中國人大常委會建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發行一兆五千五百億元的特別國債,購買兩千億美元的外匯,以此,從市場回籠貨幣、抑制流動性,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而跟發行特別國債相比,調整利息稅政策,對資本市場產生的影響可能要相對較小。
報導表示,人行如果加息力度過大,勢必影響經濟增長,如果加息力度過小,又難以抑制物價上漲勢頭,;處在夾縫中,人行是左右為難。
報導指出,就在官方緊鑼密鼓佈局調控之時,投資者也在積極尋找對策,竭力博取自己的收益。雙方博弈結局如何,還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