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訪日 旅菲老華僑憶起在菲陣亡台灣兵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三日專電)矗立在呂宋島中南部的一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同胞蒙難紀念園,默默地記錄著台灣人被日本徵召到菲律賓打仗的悲哀歷史,隨著前總統李登輝的訪日,這段過去也在老一輩僑界人士的心中再度被喚起。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八十公里的內湖省百勝灘鎮附近偏郊,距百勝灘鎮百年大石門約三至四公里的地方,矗立著一座「台灣同胞受災者安靈慰魂碑」。

整座園區佔地兩千七百四十平方公尺,大門已有些生鏽,看守員費了一番工夫才把它推開;紀念碑週邊的綠草為整個環境增添了寧靜的感覺,但隱隱露出未加修剪的雜亂;在藍天的襯託下,紀念碑顯得有些斑駁,上面的一些金漆字也逐漸褪色,令人懷疑陣亡的台灣兵是否已經被人遺忘。

「台灣同胞受災者安靈慰魂碑」是由菲律賓台灣商會(當時稱為旅菲中華民國台灣工商協會)於一九八六年發起籌建,並成立了「菲台和平基金會」負責相關事宜。

菲台和平基金會主任委員廖明炤向中央社表示,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間,近兩萬名台灣同胞被日本徵召到菲律賓,和美國軍隊及菲律賓游擊隊作戰,犧牲者逾萬人,甚少有在台家屬前來祭靈。

反觀美國在馬尼拉的艾基那洛軍營內修建了一座美軍英雄公墓,以及戰敗國日本在百勝灘鎮蓋的幅員數甲地、儼如花園的比島寺,每年前往祭悼者絡繹不絕。菲台和平基金會基於鄉情,決定籌建一座屬於陣亡台灣兵的紀念園,以追悼蒙難同胞,並記錄歷史。

在菲國僑胞及台商的捐輸下,菲律賓台灣商會在百勝灘鎮的郊區買下了兩千七百四十平方公尺的土地,並於一九八七年春季完成了紀念園區的主要建築物「台灣同胞受災者安靈慰魂碑」,園內其他工程如用以供奉亡靈的祠堂及小公園,則尚需進一步的籌款才能完成。

目前基金會負擔紀念園每年的土地稅及其他管理費用,已經漸感吃力。

百勝灘鎮是日軍自太平洋進攻菲律賓及撤退的據點之一,在戰爭結束之前曾被美軍大舉轟炸,人員死傷很多。選在百這裏興建台灣同胞紀念園,除了因為這是主戰場之一,也因為百勝灘鎮是一個著名的觀光勝地,有泛舟及觀賞瀑布的行程,每年台灣及各地遊客很多,他們可以在途經紀念園順道下車看看。

菲律賓台灣商會正在整理一份陣亡台灣同胞的名冊,準備等將來祠堂完工之後供人翻閱紀念,為求名冊完整,商會還特別派人到日本厚生省抄錄台灣兵名單,同時也向菲律賓僑社收集相關資料,目前已取得一萬多人的姓名,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兄長李登欽在內,他在名冊中的資料是岩里武則,父李金龍,來自台灣淡水郡。

菲律賓台灣商會幹部及職員在每年農曆七月,都會專程到台灣同胞受災者安靈慰魂碑前上香默哀。

現任會長姜林裕智憶及去年的祭拜活動,還提起一段奇異的經驗。他說,當天商會幹部及職員在往程的路途中,天空突然下起大雨,結果當大家抵達後準備上香時雨就停了,不知是否因為亡靈們也感應到他們的誠意。

根據「菲律賓華僑抗日義勇軍」秘書長莊振黨敘述,在日本佔據菲律賓時施行高壓暴力,因此台灣兵也被菲律賓人視為侵略者的一份子而被憎恨。後來日軍潰敗開始有計畫撤軍,但一些台灣兵被棄之不顧,兵慌馬亂中,菲國游擊隊四出搜索日軍殘兵橫加屠殺,台灣兵也成為被攻擊目標。

所幸平時台灣兵基於民族情感以及語言相通,經常為當地被日軍拘捕的抗日華僑提供協助,如勸阻日軍虐打華僑、照料被囚華僑等,因此在戰後,華僑抗日團體收留前來投靠的台灣兵,並用被俘日本兵交換美軍及菲軍手上的台灣人,總數達七十多名,並護送他們返回台灣,血濃於水的情誼展現無遺。

他說,有很多台灣兵返台後,還和菲律賓華僑寫信聯絡。

根據文獻記載,日軍是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開始大舉南侵菲律賓,一九四二年一月二日在無抵抗的情況下,長驅直入到馬尼拉,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重返菲律賓,展開反擊,數週後攻下馬尼拉,八個月後日本被投擲原子彈後宣佈投降。日本對菲律賓短暫統治了三年左右。


矗立在呂宋島中南部的一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同胞蒙難紀念園,默默地記錄著台灣人被日本徵召到菲律賓打仗的悲哀歷史,隨著前總統李登輝的訪日,這段過去也在老一輩僑界人士的心中再度被喚起。//中央社


矗立在呂宋島中南部的一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同胞蒙難紀念園,默默地記錄著台灣人被日本徵召到菲律賓打仗的悲哀歷史。圖為入門處所嵌的碑文,已顯斑駁。//中央社


菲律賓台灣商會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菲陣亡的台灣兵興建了安靈慰魂碑,目前正在收集陣亡者名單,以供入祠堂供人紀念。圖為商會會長姜林裕智在名冊中指出李登輝的兄長李登欽的名字。//中央社
相關新聞
李登輝參訪松尾芭蕉紀念館  發表俳句敘情懷
李登輝訪奧之細道 盼明年再來
李登輝在日獲獎  以和平推動台灣民主為傲
李登輝在東京強調台日是生命共同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