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領袖:環境污染西方不應指責開發中國家

人氣 41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二十五日專電)今天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在新加坡召開東亞會議的亞洲與會代表,呼籲西方國家應停止在環境污染問題上對開發中國家進行偽善的指責,應與開發中國家攜手合作共同對付全球日趨嚴峻的環境污染課題,才能讓經濟永續發展。

在「亞洲永續發展:是誰的責任?」討論主題上,馬來西亞第二財政部長諾穆罕默德指出,在全球環境污染問題上指責中國是無意義且錯誤的,面對這個問題不應如此偽善。

最近荷蘭政府資助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接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來源國,在二零零六年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廢氣。

不過,諾穆罕默德認為,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污染來源國。因為中國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大多是美國和歐洲企業基於中國廉價勞工而在當地設廠造成的,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因為要解決貧困問題無法放緩追求經濟成長,沒有太多選擇,只有持續歡迎外資進入。

諾穆罕默德表示,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並非相互矛盾,也非「零和遊戲」,永續發展課題的重點是經濟成長,開發中國家要解決貧窮問題,必須維持經濟成長,因此他反對「綠色帝國主義」,主張透過不受美國或西方國家控制的多邊組織來應付環境問題。

中國海南航空公司總裁陳峰則認為,西方國家應對全球今天的環境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英國,在超過一百年以前引發西方工業化風潮,造成現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陳峰說,這些西方國家將有污染的工廠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從而使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在環境問題上正付出高昂的代價,因此他呼籲各國應利用集體智慧,來解決日益迫切的環境問題。

美國西圖集團(CH2M HILL)主席兼執行長皮特森提到亞洲旺盛的出口及高度的經濟成長,還有不成比例的消費量無法支持永續成長,但他更擔心環境課題對西方國家所造成的衝擊,遠比失業和工作移到海外帶給人們的痛苦要來得更大。

因此,皮特森認為,東、西方國家在環境問題上,應該攜手合作。

面對迫切的全球環境課題,日本環境大臣若林正俊建議,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全球性機制,以實現八大工業國設定在二零五零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

若林正俊相信,在美國最近主動要求主要廢氣排放國家開會後,對全球處理環境保護課題向前邁進,將是非常重要的訊號。

越南副總理阮生雄則說,包括越南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急需來自已開發國家的財政支援,此外,聯合國在環境問題上,也正發揮重要的作用。

相關新聞
何清漣:環境污染和政府管制危機
世衛:印度和中國死於環境污染者最多
研究顯示環境汙染物質對男孩影響大過女孩
外電:電子垃圾城貴嶼的淪落和啟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