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環保免除宰殺動物 荷蘭研究實驗室造肉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荷蘭烏得勒支一日路透電)荷蘭研究人員正試圖在實驗室培育出豬肉,目的是可餵飽數百萬人,卻無需飼養和宰殺動物。

烏得勒支大學獸醫科學教授羅伊倫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正嘗試製造出肉品,而根本不必屠殺動物。」

這項仍處於初期階段的構想是要取代由家畜取得食肉,可免除動物飼料、運輸、土地使用以及動物排放的甲烷,以上全都會破壞環境。

羅伊倫表示,「飼養動物僅為了食用,事實上對環境並不利。動物必須成長,且動物會產生很多人們不吃的東西。」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字顯示,已開發國家今年平均每人可望吃掉四十三公斤的家禽肉、牛肉、豬肉以及其他肉類,年成長率約百分之二。

詢及人們是否會排斥實驗室生產的肉類,羅伊倫回答稱,他相信會有足夠需求,因為今日人們所食用的眾多肉類已經過大規模加工,包括從動物食用的飼料,以迄他們的生長條件及屠宰後肉品處理等。

羅伊倫說:「我能想像到部分人將會無法接受,人們可能會認為它是人造的,但有些人可能不曉得,他們所吃的肉有一部分是人造的。」

美國也正致力研究實驗室造肉,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資助一項實驗,探究太空人在長期從事太空任務期間能否培養肉類。

但得在多年後,實驗室以及最終工廠生產的肉類才可望在超市上架。截至目前,羅伊倫和他的研究團隊只能設法培養出細胞薄層,與豬肉肉塊大相逕庭。

在前述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分離出肌肉幹細胞,肌肉幹細胞能成長繁殖成為肌肉細胞。研究人員其後刺激細胞成長,給予養份和利用電流刺激它運動,以長成肉塊。

在改善前述程序後,科學家必須想出如何使組織堆積成層,讓肉塊長大,因為實驗室培養的肉類缺乏在厚肌肉纖維內運送養份所需的血管。

其後還有增加風味所需的脂肪問題。

相關新聞
Meta被控壟斷 扎克伯格親自出庭作證
iPhone16e熱賣 蘋果手機出貨全球稱冠
藍色起源完成搭載流行天后等太空行 成功落地
空難時成主角 飛機黑盒子記錄了哪些資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