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吃一條鱔,冬吃一枝參」,端午前後正是鱔魚味最鮮美的時候。 江漢平原一帶,每年端午節有必食黃鱔的食俗,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端午時節最為肥美。清末《漢口竹枝詞》記有「艾糕箬粽慶端陽,鱔血傾街穢莫當」之句,可見當時的漢口人吃鱔魚之普遍。
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推薦一種營養又美味的鱔魚做法:
原 料
鱔魚1000克,豬油25克,芝麻油750克(約耗25克)雞湯200克,味精、乾澱粉、濕澱粉、醋、精鹽、胡椒粉、蒜瓣、蔥花、姜未等各適量。
制 作
1.選用100克重的鱔魚十條,去內臟、骨刺、頭尾,用清水洗淨,切成4.5厘米長的段盛盤,用於澱粉拌勻;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七成熱,將鱔魚段下鍋炸1分鐘,至呈金黃色時撈出,盛入燉缽內,加醋20克、雞湯、味精、精鹽、薑末,上籠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
3.另取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熱,起鍋澆在鰭魚上,炒鍋內再下雞湯、醋、精鹽、味精、胡椒粉、蔥花、蒜瓣燒沸,用濕澱粉調稀勾芡,起鍋淋在燉缽內的鱔魚上即成。
(稿源:星辰美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