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5日訊】(BBC報導)環保組織6月14日說,香港空氣素質十年來差了兩倍,並指稱香港是個高消耗、高浪費和高污染的「三高城市」。
環保組織地球之友14日發表了《香港虐保十年回羈》報告,指出香港政府聲稱越來越關注環保問題,但壞境素質卻「諷刺地」持續下降。
報告指出,從19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的人口增長為5.89%,但同期的人均用電量、用水量和廢物製造量等,卻出現雙位數字的增長,反映香港是個高消耗、高浪費和高污染的「三高城市」,與政府官員「口口聲聲說重視可持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
這一環保組織說,在各項指標中,空氣質素最「令人失望」,以香港大嶼山國際機場出現「灰濛濛」(濃霧和空氣粒子等增加)的日數計算,在1997年,平均每9天才有1天出現低能見度的情況,但在2006年,差不多每3天就有1天。
空氣污染日益嚴重
換言之,空氣污染程度在過去10年驚人地上升了2倍。
地球之友說,大嶼山國際機場空氣素質越來越差,有損香港的形像。
另外,香港兩家電力公司在去年排放了2780萬公噸溫室氣體,比10年前上升了35%。
在減少廢物方面,過去10年的人均廢物製造量增加了接近25%﹔水和能源的消耗量則分別上升了15%和18%。
地球之友的發言人說,香港人過的是高消耗型的生活方式,透過大量消費和消耗來維持「生態透支」的生活,成為了中國城市的「壞榜樣」。
地球之友建議港府改變過去偏重科技和法例來處理環保問題的方式,強化對民眾的「工作」。
香港天文台的主管早些時候說,由於氣候變暖和城市化的原因,預計香港的冬季將在50年後消失。
儘管香港政府官員一致強調改善污染情況,但當地的環境未見改善,今年3月,一個環保組織「清潔空氣基金會」(Clean Air Foundation)就香港政府改善空氣素質的舉措尋求司法覆核,控告港府沒有履行其法律責任,減少空氣污染。
該組織說說,港府沒有採取恰當的立法、行政、財政預算、司法和其他舉措,改善和保障人們全面實現健康的權利。
不過香港官員說,華南地區的空氣污染嚴重,是香港空氣污染持續惡化的原因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