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7年5月2日華盛頓報導)星期三公佈的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入世5年多來,對美貿易失衡問題日益嚴重,廉價的中國商品大量湧入美國,迄今為止已經導致美國失去了180萬個工作機會。報告呼籲中國對其匯率政策和勞工標準進行根本改革。
羅伯特.斯科特博士是華盛頓智囊機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調研部主任、國際經濟學家。斯科特博士星期三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題為《代價巨大的對華貿易:數百萬美國工作流失,每個州都面臨工作的淨流失》。
*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工作繼續流失*
斯科特博士說,雖然美國對華出口從1997年的125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516億美元,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速度遠遠超過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大約為5比1。從1997年到2006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從大約500億美元猛增到2354億美元。
他說,在美中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的同時,美國喪失的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9年間流失了大約220萬個工作。
他說:“從1997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致使我們喪失了220萬個工作,其中180萬個–占總數的81%–是中國2001年入世以後流失的。工作流失的速度上升了4倍。中國入世前,我們每年喪失近10萬1千個工作。中國入世後,每年平均工作流失44萬1千個。過去5年多流失工作的大約四分之三,即130萬個工作機會在製造業。”
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人士曾表示,中國入世後會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增加美國的出口,改善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赤字。但是,斯科特博士的研究指出,美國1997年對中國的出口提供了13萬8千個美國工作,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卻導致能提供73萬6千個工作的生產流失,因此說,1997年美中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造成73萬6千份工作流失。
*所有州及特區均失去工作機會*
斯科特博士的研究還表明,過去5年美國喪失的180萬個工作機會遍及全美國的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以數量排列最多的10個州依次是加利福尼亞州(26萬9300個)、德克薩斯州(13萬6900個)、紐約州(10萬5900個)、伊利諾伊州(7萬9900個)、賓夕法尼亞州(7萬8200個)、北卡羅來納州(7萬7200個)、佛羅里達州(7萬1900個)、俄亥俄州(6萬6100個)、喬治亞州(6萬零400個)和麻薩諸塞州(5萬9300個)。
工作流失占全州總就業人口1.5%以上的10個州是新罕布什爾州(2.1%)、北卡羅來納州(2.0%)、加利福尼亞州(1.8%)、麻薩諸塞州(1.8%)、羅德島州(1.8%)、南卡羅來納州(1.6%)、佛蒙特州(1.6%)、俄勒岡州(1.6%)、印第安納州(1.5%)、喬治亞州(1.5%)、愛達華州(1.5%)和阿拉巴馬州(1.5%)。
*中國過度干預及壓低人民幣幣值*
斯科特博士認為,造成美中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三個。
他說:“首先,中國過度干預和壓低其人民幣的幣值。世貿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定明確指出,這種人為地操縱匯率的做法是不合法的。中國去年購買了20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券,促使美元匯率上升。僅上個季度中國就購入1250億美元;其次,中國還對出口產品提供政府補貼,提供低於市場的能源價格;最後一點非常重要,中國勞工權利受到大規模的踐踏。如果中國的勞工不受壓搾,工資不被拖欠,民工不受到歧視,中國的工資水平就會比目前高出47%到85%。”
*貿易失衡對美中都不好*
斯科特博士認為,目前的美中貿易關係對兩國都不好。一方面,美國外債高築,失去出口能力,面臨更脆弱的微觀經濟環境;另一方面,中國會越來越依賴美國的消費市場來提供就業,由於人民幣幣值疲軟,中產階級的購買力被壓制;更重要的一點是,數千億硬通貨以低回報率、高風險資產的形式儲備,而沒有把巨額外匯儲備投入公共福利事業,使中國的家庭受益。
鑒於美中貿易赤字越來越大,導致美國喪失的工作越來越多,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斯科特博士指出,美國必須刻不容緩地出台新政策,鼓勵中國結束其提供出口補貼和壓低人民幣幣值的政策,並強化國際認可的勞工權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