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電)這或許曾發生在你身上:你正在享受兩週長假,忽然想起這個月房貸還沒繳,或是在店裡排隊準備付帳時,不確定銀行戶頭裡的現金夠不夠。
別怕,手機網路銀行能幫你免去這些煩惱。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美國花旗銀行上週推出手機網銀的新服務,客戶能透過手機在網上交易。美國商業銀行本週也跟進。
隨著手機網路資料傳輸速度的提升,越來越多銀行希望客戶以手機交易,而不需要找銀行職員。
美國商業銀行的手機金融服務完全免費,客戶只要能用手機上網,就能查詢餘額、付款或是轉帳。根據網路調查機構ComScore Networks的數字,美國商業銀行擁有兩千一百萬網路銀行使用者,高居全美之冠,銀行也把手機金融服務視為網路銀行業務的延伸。
目前美國手機用戶有八成五能夠上網,而因為美國商業銀行使用以文字為主、較易傳輸和閱讀的WAP格式,凡是能用手機上網的人,不論用的是哪一家的門號,都可以使用美銀這項服務,不需下載任何特別軟體。
花旗銀行的手機網上服務也是免費,不同的是,它需要下載一種特殊軟體。
至於最令人擔心的安全問題,手機網銀將採用最先進的128bit加密技術,絲毫不亞於目前的網路加密。花旗銀行並禁止用戶透過手機新增受款人,這個動作只能在電腦上進行。
此外,花旗表示,若你不小心把手機忘在計程車上,花旗能在幾分鐘內關閉這項服務。
具備藍芽無線傳輸功能的手機也不用擔心有人在附近用藍芽手機入侵,這是因為資料並非儲存在手機上,且每次都要輸入密碼才能讀取資料。用戶最需要擔心的,是四周有沒有人在偷看密碼。
不過在你的手機完全取代皮夾之前,你必須考慮的還有一件事--費用。儘管銀行分文不取,這項服務卻是手機業者的搖錢樹。由於無線網路通訊費用是以資料傳輸量計算,用戶通常無法掌握實際費用:開啟一個網頁到底要多少錢?
若以花旗銀行為例,查詢餘額、進行轉帳並確認款項繳納,傳送的資料量約為244K,若你是AT&T的客戶,這相當於二點五九美元,等於台幣八十七元。
對於想用手機而不想到附近提款機的消費者來說,這將是筆不小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