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沉舟側畔千帆過

金鐘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唐人劉禹錫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又成為溫家寶記者會炫耀文采的道具,不禁令人想起毛時代大引此詩形容帝修反腐朽沒落和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革命豪情:「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結果,鋪天蓋地的紅色口號掩蓋不了神州大地的淒風苦雨,以豪邁詩詞煽動天下的毛澤東也和他的文革一起埋葬在浩劫之中。不過,借用這意涵新陳代謝的精采詩句來剖析當下中國的形勢,倒很合適。

一條破船沉沒在江邊,千萬艘輕舟揚帆而過,駛向遠方。這千帆競渡,就是中國被長久壓抑的生產力,在市場經濟的架構下解放出來,使一個瀕臨崩潰的社會,變成充滿生機的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三月十六日中國人大高票通過《物權法》,確定私人物權和國家物權一樣受法律保護,不得侵犯。「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這是繼憲法肯定私有財產後,對私有制的在民法層面的進一步保障。這當然是中國經濟資本化二十年發展的結果,也是中國在經濟領域和馬列原教旨主義漸行漸遠的一個里程碑。盡管中國急遽的資本主義經濟趨勢,衍生種種不公義的社會現象,如侵吞公產、貪污腐敗、貧富懸殊、生態破壞等等,但寧可視為任何社會的歷史性進步都要付出代價一樣,人民不會願意再回到毛時代一貧如洗的成天鬥私的無產社會。

沉舟何所指?和中國大陸經濟的蓬勃發展相對應的,是中國社會的政治制度、居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整個上層建築的保守性和頑固性。共產革命的哲學基礎是生產關係要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許行先生本期指出當年中國與俄國的社會矛盾完全不構成導致革命的依據。然而,今日的中國社會卻可以明顯看到共產黨所壟斷的「生產關係」已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反民主的官僚體系猶如一條阻礙航道的大船在不斷地衝擊下,已經破爛開始下沉。這是有目共睹的景象。

現在衝擊著這艘沉船的不僅有大陸全民走資的波濤,也有香港台灣的社會進步。香港高度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民主政制,經過三月二十五日的第三屆特首選舉,市民們擦亮眼睛有了更明確的目標:二○一二年的普選。結束小圈子的鳥籠民主,無疑是對中共控制香港的巨大挑戰。台灣民主制度的深入發展,更把兩岸社會制度的差距拉大到統一無期的地步,從最近的「去蔣化」可以看到台灣民主的成熟度,有爭議,有抗爭,但沒有暴力,沒有失序。

胡錦濤可以三天兩頭腰纏萬貫出國訪問交友,卻不願意在國內哪怕一年一次地面對媒體和公眾,他們可以關起門審查一個又一個巨貪的財產來源,卻不願花一分鐘想想,幾個人霸佔共和國的巨大權力,來源是否正當?是安排好把權力交還人民,還是準備和舊體制一道沉淪,為那個沾滿鮮血的共產主義陪葬?

轉自《開放》2007年4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採訪金鐘談《開放》零七年二月號內容(二)
詩:金鐘
詩:金鐘 人氣 1
鄭秀文臨陣缺席 楊千嬅穩坐一姐
MIT台灣誌五週年 阿Ben登阿里山主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