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3日訊】根據《貴州都市報》載《大學生,你為什麼蹺課?》:“所謂‘無聊課’就是那些無用或無趣的課。”班上的紀律委員趙同學解釋道,象政治課和德育課,又因為是人數較多的公共課,比較“好逃”,被多數同學納入蹺課“首選”,被大夥戲稱為“必蹺課”。又載《大學生,你為什麼蹺課?》的追蹤報導:《靠點名維持“上座率”,悲哀》。這已經是說,在中共一黨專制下的中國,大學生們逃避政治課和蹺課,已經是象其他社會問題一樣,成為中國的又一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
中國大學生逃避政治課,在中國是普遍現象。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生們要逃避政治課?
中共的一黨政治,是八千萬蠻橫加在中國人的一座大山。也同中國封建君主的政治制度差不多,中國封建君主的政治制度,是一切社會資源和社會政治權力是帝王所有,現在是中國的一切社會資源和社會政治權力是一黨所有,中共就象葛蘭西說的是現代君主制。這是中共政權的性質。
實現中國的民主憲政,離不開中國大範圍、大規模的社會政治行動,行動又離不開認識。按照一些說法,中國封建的君主專制制度,與中國當時的生產力有關係,但今天中國的生產力已經不是封建時代的生產力,但政治制度依然是專制制度。為什麼中國的今天依然是一黨專制制度?這不僅僅是生產力和社會政治制度這個層面的道理問題,也不是任何“道理”問題。道理的前提是雙方都明理和講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共是明理的,因為中共造國民黨的反的時候,就是反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就是向國民黨要求民主。中共並非不知道民主政治比一黨專制更合法和合符中國國情。中共不是不明理,而是不講理。認識這一點很重要。
撇開政治制度與指導思想不講,因為指導思想可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是今天才發展起來的“對話政治”,而依舊是中共的利益政治),可以強詞奪理,可以“槍桿子裏出政權”。人類政治是這樣運行的,即是制度和執行制度的人構成的。常常有這樣一種情況,制度本身是不合理的,但依靠執行制度的人(官員們)的忠誠(對統治者而言)和廉潔(對被統治的一方而言),不合理的制度也可以繼續運行一段時期。中國封建時代的君主專制就是這樣,中共的20世紀50年代的一黨專制也是這樣。
中國歷史學家吳晗在《皇權與紳權》(費孝通、吳晗等)中,稱中國帝王時代的“官僚、士大夫、紳士,是異名同體的政治動物”。吳晗的指稱中,除了有認識以外,還有貶義,因為和帝王時代的政治權力相聯,不是亞里斯多德的“人是政治動物”的意思。中共的官僚們、書記們(當然還不是八千萬黨員),也是吳晗指稱義的政治動物,也與中共政治權力相聯,並直接就是政治工具。中共就是靠這些政治工具(中共的官僚們和書記們),實行專政,控制著整個中國民眾的。
中共是怎樣製造這種政治工具的?是以意識形態的洗腦灌輸和物質利益的收買兩種手段。中共上個世紀50年代的政治工具,又主要是意識形態的洗腦灌輸製造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就是意識形態洗腦灌輸的重要階段和手段。那個年代,因為中共的控制,因為中共控制下的閉塞,中國人對世界一無所知,意識形態的洗腦灌輸用不了太大的功夫就能夠收效,能夠完成。這就是中共的政治資源。
但中國人也是有良知和辨別力的。中共的“改革開發”取代了中共的“閉關鎖國”,中國人對中共政治意識形態也就有了對比和識別。尤其是中國的大學生們。
中國民主政治的實現,是與中共政治資源有直接關係的。中國的大學生們對中共政治課的反感、厭惡和逃避,是中共意識形態的枯竭,也是中共政治資源的枯竭。這在中國的憲政進程中,也可以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如果說,中國大學生的普遍蹺課現象,是因為與整個中國社會的浮躁有關,與青春期的年齡階段有關,與整個中國社會的“讀書無用論有關”,那麼,中國大學生普遍不相信中共的政治課程,無論如何,也與青年人的正直有關。
中國大學生的普遍蹺課現象,問題也當然不止於中國的政治問題。如果從中共政治資源的枯竭看,固然有利促進中國的民主政治。但如果從中國社會和人的關懷看,其性質和後果是災難性的。社會固然是一個應該考慮的物件,但傷害了那些世界中最美麗的心靈,才是最大的犯罪。中共的政治,在中國已經毀滅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化中最優秀的部分,毀滅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美麗心靈。今天,依然以意識形態的洗腦灌輸手段,繼續在扼殺這些大學生的心靈。追求知識是大學生的一個社會方面,其青春的美麗是生命的方面。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種生命階段過來的,都經歷過近乎上帝恩賜的生命的美麗,都懂得把青春用於最美好的事業,比如學習有用和有興趣的知識。這一生命階段,每個人只有一次。中共為了其統治,不惜把意識形態的政治課與有用和有興趣的知識捆綁在一起,讓中國的大學生們極端反感和厭惡,進而反感和厭惡有用和有興趣的知識,這是中共對中國人的又一次犯罪,其犯罪性質和後果,決不會低於中共的官貪吏汙們對中國自然資源的毀滅。中國的今天及今後的大學生們,中國的一代又一代大學生們,是中國的人的資源。
中國大學生們的蹺課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逃避中共的政治課而起,又因逃避中共的政治課而逃避其他課,進而逃避和虛擲求知的青春。誰來關心中國的大學生們?
(2007-04-20于貴陽)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