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十二日專電)曾在美國柯林頓政府任職的中國問題專家謝淑麗表示,從國際行為觀察,中國具有分裂的人格,而中國實力的這兩個面向,根源都在於中國內部的脆弱性以及共產黨領導人的不安全感。
謝淑麗在「時代」雜誌的「中國部落格」發表文章說,中國自稱為負責任的大國,但她對台灣部署七百多枚飛彈;中國介入調停美國與北韓之間有關北韓核武的衝突,但她也鼓動充滿敵意的反日民族主義。
她指出,當危機發生,或當北京面對日本、台灣和美國的時候,中國比較具有侵略性的一面就會展現出來,而當民眾密切注意一個議題的時候,北京的領導人就覺得他們必須採取強硬措施,好展現他們的強勢作風。
謝淑麗說,中國領導人深知,清朝和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都是遭到指控這兩個政權未能抵抗外侮的革命運動推翻。中國今天的領導人擔心,如果他們不能走在民族主義風潮的前頭,他們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
談到中國總理溫家寶本週在日本的訪問,謝淑麗說,溫家寶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都希望抑制國內的反日民族主義,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可能受到這股風潮之害。
她說,如果中國媒體有關的報導強調溫家寶大聲堅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可參拜靖國神社,或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那就代表胡錦濤和溫家寶依然害怕被人民說成對日本軟弱。
謝淑麗在文章的結論中說,中國外交政策大致展現負責任的一面,但考慮國內的因素,這樣的做法能否持續下去?有鑑於在國內面對的不安因素,中國現在和未來的領導人,都很難控制可能使中國陷入困境的情感、民族主義的一面。
謝淑麗曾在柯林頓第二個總統任期擔任主管台海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現任加州大學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