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廣東麥當勞、肯德基和必勝客這三大「洋快餐」的員工將在今年加入工會組織。
麥當勞中國公司以及擁有肯德基和必勝客的Yum!Brands公司表示,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分支組織將在廣東的這些快餐廳中出現。
四月初,中國官方的全國總工會指責上述企業在中國南方剋扣員工工資。
這幾家美國大連鎖企業否認他們准許工會組織出現的決定是對中國批評的反應,並堅持說他們的用工制度符合中國勞動法規。
中國工會說,在廣東的麥當勞和Yum! Brands旗下餐廳,非全職員工最低的工資比法定底線少40%,並要求這些企業成立工會組織。
在上海、江蘇和安徽已經成立工會的麥當勞說,去年十一月已經開始談在廣東成立工會。
Yum! Brands的多數旗下分店也已經加入中華全國總工會。
官方工會未發揮保護工人作用
中國「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主任、《身體的代價–中國工傷索賠研究》一書的作者劉開明長期以來關注勞工權益。他對美國之音說,近年來中華全國總工會非常起勁地在外企、民企中推動成立工會:「我們知道全總不做什麼事情,但它卻是全國一個很重要的群眾組織,也是黨和政府聯繫工人階級的橋樑。它也是一個政治力量,全總的主席是政治局委員。所以從鞏固它的政治地位,從擴大工會的角度,或者說從加強對工人控制的角度,都應該成立工會。」
劉開明說,中華全國總工會去年成功地在沃爾瑪成立了工會,深圳工會也在最大的台灣企業–富昌成立了工會。但他認為,總工會推動工會的成立與關心工人權益無關。他說,去年一年全國有30多萬起勞資糾紛,其中有60%是集體提出來的,但是人們並沒有看到工會發揮了多少保護工人利益的作用。
經濟利益考量大於其他考慮
中華全國總工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會,有1.3億名成員,也是最富有的工會。由於近年來中國企業改制,很多國企破產,工會的數量在下降。與此同時,民企和外企不肯成立工會,這給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地位造成威脅。
劉開明認為,總工會之所以起勁推動工會的建立,其經濟利益考量大於其他考慮。他說:「根據中國工會法的規定,工會經費的主要來源是員工工資總額的2%。也就是說,一個企業一旦成立了工會,員工工資總額的2%就應該自動成為工會的會費,這個2%中的40%應當上交給地方的全總。」
劉開明說,雖然中國沒有法律明確界定學生打工的報酬問題,但是全國人大和政府已經簽署並批准了國際勞工組織的第100號公約和第111號公約,也就是同工同酬與反就業歧視公約。他認為,麥當勞、肯德雞等外企以臨時僱員為學生身份而付給他們低於最低工資的報酬,顯然違反了在中國同樣具有法律效益的兩項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劉開明說,外企的違法不僅是中國工會的失職,也是政府的勞動部門監管的失職。(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