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2007年3月9日華盛頓報導)美國一個環保研究機構的報告說,全球水價正在上升,這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這項報告表示,由於政府大量補貼,居民用水的實際支出往往大大低於實際成本,水價與市場供求不相吻合的情況對水資源利用極其不利。研究人士還說,中國農民在水資源短缺的競爭中處境艱難。
各國水價大幅度上升
華盛頓智囊機構地球政策研究所發表研究報告說,全球水價正在不斷上升,上升幅度有時相當大。在報告例舉的國家中,北非的突尼斯灌溉用水的價格10年內上漲了4倍。加拿大水價上漲58%,南非上漲50%,澳大利亞上升幅度為45%,英國上漲32%,美國城市水價10年來平均上漲幅度為27%。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這份報告對14個國家的水價進行了調查。每立方米水在美國的平均價格為66美分,而在丹麥和德國,每立方米的水的標價可達2.25美元,幾乎是美國平均水價的4倍。
政府補貼導致水利用率低下
水價高漲的原因除人口不斷增加、過度消耗等因素外,政府對水價補貼,造成水價脫離市場價值,則是另外一個原因。政府水價補貼不合理,導致水資源使用效率低下,並且由此產生惡性循環。報告說,全球近40%的城市用水收費不足。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自來水收入還不到政府用於城市自來水公用事業支出的20%。
在美國,一個家庭年平均消耗480立方米的水。以首都華盛頓特區為例,家庭年度水支出平均為350美元,而同樣的水消耗在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則要支付1700多美元。報告認為,政府的水補貼政策大多便宜了收入高的家庭,因為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城市貧民區根本就沒有自來水。
政府補貼使公眾對水價值有錯覺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詹妮特.拉森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政府對水價的不合理補貼往往使公眾產生價值上的錯覺。
拉森說:“政府對水價的補貼往往使消費者產生錯覺,因為消費者得不到有關水資源實際價值的信息。”
提高水價增加利用效率
報告認為,面對全球日益短缺的水資源形勢,適當提高水價能夠增加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儘管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政治風險。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拉森說:“我們的確發現,水價上升時,市民、商家以及農民似乎更願意尋找各種途徑,理智用水、合理用水。農民會爭取每一滴水能產更多的莊稼,工人能少用水,多生產。”
這份報告說,美國西部、澳大利亞以及智利等國正在出現所謂的正式水資源市場,乾旱時,澳大利亞水資源市場價格可以上升20倍,美國西部一些地方每立方米水的價格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在3美分和10美分之間徘徊,個別地方的農業灌溉用水甚至高達1美元1立方米。
中國農民用水處境更加艱難
報告談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長距離運水工程的問題。美國加州的許多城市依靠從其他地方引水來滿足需求,墨西哥城的引用水則是從地勢較低的地方逐級提升到這座高原城市。報告還提到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拉森認為,中國的遠距離引水工程加大了水的成本。而且隨著地下水的減少,靠打井灌溉的中國農民處境更加艱難。
拉森說:“我認為,中國農民面臨一系列威脅。除天氣、過渡種植等原因外,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也是一個原因。打深井就要多花錢,水的成本又因此增加。另外,面對越來越稀少的水資源,城裡的人有錢,他們付得起,於是水又流到了城市。中國農民在競爭中,到頭來總是輸給城市。”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這份報告說,面對長途運水有利可圖的誘惑,有的印度農民已經放棄田間耕作,他們正在靠打井運水為生,結果,地下水的水位越來越低,地方農田用水越來越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