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工索賠敗訴日官員望向前看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7年3月27日香港報導)日本地方法庭駁回中國勞工提出的賠償要求。中國對日索賠聯合會長反駁了法官的判決理由。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發言人說,希望大家都能朝前看。

日本宮琦地方法院星期一作出判決,駁回二戰中國勞工向日本提出索賠的訴訟要求。有7名中國勞工和1名家屬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和三菱公司賠償他們1千200萬元人民幣。

宮琦法院審判長德岡由美子的判決認定,日本方面強征苦力是犯罪行為。不過,她駁回了原告要求,理由是“法律訴訟時效”已過。

*童增:理由荒唐*

中國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說,日本法院以這樣的理由駁回原告的訴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是日本法院找的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是比較荒唐的。因為在二戰以後,特別是德國對猶太人的賠償,是不受時效的限制的。因在二戰時期,日本是犯的反人類罪、戰爭罪。像這些罪行,追討這些罪行,是不受時效限制的。”

日本駐華公使兼發言人井出敬二對中文部記者說,他注意到宮琦法院的判決,但作為外交官,他無法對法官的判決做出評論。井出敬二說:“在日本和美國,司法獨立於政府(行政部門)。任何個案,作為政府官員不可以妄加評論。”

*多次索賠訴訟終審均敗訴*

近20年來,中國原告已在日本各級法院20多次提起賠償訴訟案,雖偶然有一審或二審階段性勝訴,但都以終審敗訴告終。

中國對日索賠聯合會長童增說,鑒於中國原告在日本很難打贏官司,他們這些年來,一直想把法律訴訟戰場從日本挪回中國。他說:“在中國打官司,我們也在啟動這個程序,找了律師,跟受害者進行委託,找了法院進行溝通。”

童增說,他們在中國法院提起了一個要求日本賠償輪船損失訴訟案,被告也包括三菱公司,目前正在等待判決。

中國法庭的判決,訴訟雙方如何執行?特別是對外國被告有無法律約束性和可執行性?童增認為,對三菱這樣在中國有商業利益的公司,可以通過沒收或扣押資產等方式強制他們執行判決。

*日駐中國公使望民間多交流*

日本駐中國公使井出敬二說,他注意到了童增的觀點和中國對日索賠方面的要求,但他不想多加評論。井出敬二說,日本方面非常歡迎溫家寶4月訪問日本。他也希望日中雙方民間能多多交流。

井出敬二說:“很多中國人不瞭解日本。我知道,有不少中國年輕人不喜歡日本。但是我想,他們如果能到日本去看看,相信大部份人都會改變看法。……你可以批評它人,但起碼在批評前應該到那裏去看看。”

井出敬二說,2006年財政年度,日本政府邀請了1千名中國高中生到日本訪問。中國政府也邀請了許多日本中學生到中國訪問。他說,這樣的訪問對促進雙方的互相瞭解有百利而無一弊。

相關新聞
華磐向泰勞索賠 勞委會譴責華盤倒果為因
華磐向泰勞索賠 勞委會:華磐惡人先告狀
45名中國二戰勞工索賠案敗訴
日法院駁回原中國勞工索賠要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